展覽館外(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胡津瑋 實習生 張林羽 攝影報道)
深圳新聞網訊 東方風來,潮起珠江。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即將從11月8日起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昨日,記者前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探營,在這場展覽中傾聽時間的故事,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滄桑巨變。
展覽突出“思想性、歷史性、科技性、藝術性”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位于深圳城市規劃與當代藝術館內南側四樓和五樓的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中。展覽展線全長1305米,展陳面積6300多平方米,共展出照片730張,實物1908件,配套視頻短片7條、視頻資料41條,美術作品19件,主題場景15個,互動體驗和模型沙盤26個,加上其他共計3234展項。
該展覽著力突出思想性、歷史性、科技性、藝術性,全景展示廣東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展覽分為序廳、“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增創優勢砥礪前行”、“走在前列當好窗口”、尾廳五部分。布展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思想指引下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勇當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新作為新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貫穿了整個展覽。
1908件實物展品勾勒改革開放歷程
展覽館設計了多處復原場景,走進展覽,就像走入了時空隧道,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到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展品中既有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廣東居民的車票、糧票、邊防區通行證等票證,也有《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等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文獻,還有改革開放各階段的重要工業產品,如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生產的電吹風機配件,東莞太平手袋廠的牌匾和生產的手袋,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第一臺凹版印刷機等。
據了解,為征集此次展覽的展品,省委宣傳部統籌組織發動省直各部門各地市,在全省各地通過征集、借展、購買、復制、仿制等形式共征集到各類實物、照片、文件、音視頻等17000余件組,展覽現展出了1908件實物,滿足了展陳需要。
科技藝術含量十足
此次展覽的科技含量十足。展覽專門開辟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板塊,展出多家廣東代表性企業的高科技產品和天河二號超算系統、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模型。同時,高科技的展陳手段,讓參觀者得到沉浸式體驗。序廳的三折屏LED影像墻以超大視窗、多維角度、聲光電整體聯動,播放“大潮起珠江”主題片,氣勢磅礴。而68米新媒體藝術長卷通過巨幅墻面投影,以水彩畫、沙畫、三維特效和動態照片的手法,生動展現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變化,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分辨率最高、最具創新形式的多媒體藝術投影。
此外,展覽還同時配套展出《改革再出發》等一批反映改革開放題材的優秀美術作品,以藝術的形式生動展現改革開放的思想內涵和發展成就。展覽還提煉了廣東21個地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符號,創作形成超過100米的城市剪影,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是目前國內最大幅的同類型藝術作品。(文字來源:深圳特區報記者韓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