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全民水庫一角。(本報資料圖片)
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第一件事便是看看掛在墻上的幾幅河流環境敏感圖。這是岳池縣水務局副局長、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趙廣這一個月來的習慣。現在,岳池大大小小河流的敏感點,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頭。
這些敏感點,是岳池200多名干部用雙腳一步步丈量,最終鎖定的。9月1日,《嘉陵江(岳池段)環境敏感圖》繪制;9月10日,《渠江(岳池段)環境敏感圖》出爐……至9月30日,岳池境內所有河流的環境敏感圖繪制完成。這些“作戰圖”,掛在了岳池各級河長、各相關領導辦公室的墻上。
岳池,是廣安“用雙腳丈量每一條河流”的一個范本。8月27日,市委書記李建勤發出“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號召,全市各地紛紛響應落實。這意味著,我市河長制工作加速走向深入。
2016年11月,先于全國全省開始試水河長制;2017年3月,河長制全面鋪開;2018年8月,河長治水再加碼。這背后,是敢于探索、追求創新的改革思維。
在改革思維的推動下,我市構建起完備的市、縣、鄉、村級四級河長制體系,創新建立“一河一圖”“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四張清單”“N個項目支撐”的河湖管護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河長制工作日常考核負面清單三十條……河長制的制度創新,綜合治水的有效舉措,相輔相成、交相呼應,為我市持續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奠定了堅實基礎。
俯瞰6344平方公里的廣安大地,因為河長制的全面推行,大小河流有了給力的守護人。“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實現。
以改革思維破題水環境治理全域覆蓋
今年7月28日,李建勤履新廣安市委書記。此外,他還有了新頭銜——市總河長,嘉陵江廣安段市級河長。
重任在肩,責無旁貸。8月27日,李建勤赴武勝實地考察了武勝縣龍女湖生態濕地公園,乘船巡查嘉陵江生態保護情況。
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出征”擔任河長,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擔任一條重要河流的河長,各有關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體系,在廣安已然形成。
長治久安,從水抓起。廣安,長江一級支流嘉陵江、二級支流渠江的流域地,是長江出川的最后一道生態屏障。位于“千水之省”四川,我市河流眾多。市水務局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大小江河、溪流721條,境內河流分屬嘉陵江水系、渠江水系和長江川江水系,流域面積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53條,流域面積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37條。
這意味著,享用豐富水資源的同時,我市擔負著為水資源安全保駕護航的重要使命。有著敢為天下先基因的廣安人,在全國全省率先探索治水之路。
2008年,全面治理全民水庫和西溪河流域水環境,在農村開展潔凈水行動;2014年,“潔凈水”行動在全市范圍內深入展開;
2016年11月,先于全國全省開始試水河長制……
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廣安治水再加碼,河長制全面鋪開。
時間回到2017年3月22日,第25個“世界水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推行河長制,同時面向社會發布《廣安市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工作方案》。
推行河長制,是為更好實現河湖治理而進行的有益探索,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河湖治理效率,唯有敢于探索、勇于創新方能讓碧水長流。
在改革思維的推動下,“河長+警長+網格長”的組織體系應運而生:全市共設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3866名,對應設立警長1586名。同時,鄉長、鎮長擔任網格長,按照條塊結合思路,對轄區內水域、陸域實行網格化管理。
市水務局局長、市總河長辦公室副主任徐元武解釋,“河長+警長+網格長”的實施,有利于市縣鄉村四個層級、河庫塘堰四大水體全面推行河長制,網格化管理則實現了污染治理全覆蓋。
河長、警長、網格長肩上擔負的,不僅只有河流治理的重任。全市所有河湖,包括721條河流、332座水庫、17206口山坪塘、1290處石河堰全部納入河長制范圍。
自此,我市河長制實現全域覆蓋。
以創新舉措推動河長制融入“廣安特色”
治水之戰蓄勢而發。
今年7月31日,鄰水縣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楊剛收到一張“罰單”。原來,當天,市河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對鄰水縣御臨河進行暗訪巡查,發現河道一處攔漂網內存在漂浮物。接到“罰單”后,楊剛立即督促御臨河長安鄉段河長進行整改。
這份問題“罰單”,依據是7月24日出臺的《廣安市河長制工作日常考核負面清單三十條》。
根據規定,市河長制辦公室、市級河長聯系單位督查人員“督查”與“突查”相結合,每季度將開展1次明察和若干次暗訪,即“1+N”常態化督查。在此過程中,發現區市縣、園區河長制工作存在負面清單情形的,督查人員現場開具“問題交辦單”,明確整改事項和時限要求,并于當日交縣級河長制辦公室督辦。
這是全省首創的“交警式罰單執法”。市河長制辦公室、市級河長聯系單位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并對照負面清單給予扣分。負面清單管理總分為100分,實行倒扣分制,年終最后得分按40%比例計入河長制年度績效考核。“河長第一責任人”職責由此強化。
《廣安市河長制工作日常考核負面清單三十條》創新出臺后,河長制工作實現高壓推動、重點推動、規范推動。河長制工作由此融入了“廣安特色”。
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科學施治,是我市河長制工作最鮮明的亮色。負面清單管理辦法之外,我市還探索建立了“1+1+4+N”河湖管護模式。“1+1+4+N”,分別代表“一河一策”“一河一檔”、4張工作清單(目標、問題、任務、責任)以及N個支撐項目。
“1+1+4+N”河湖管護模式,是指導、督促、協調、考核區市縣黨委政府和市、縣兩級河長履職的重要內容。徐元武介紹,“一河一策”修編工作已在8月底全面完成,“一河一檔”相關資料全部完善,四張清單全面印發實施,市級河流干流共梳理問題269項、任務269項、支撐項目194個。
改革創新無止境。市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的方式加入“護水行動”,也為河長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今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先后對4名于禁漁期在天然水域非法捕撈的當事人提起公訴或依法進行處理,維護了流域生態安全。
在7月底召開的市政協五屆七次常委會上,全市河長制工作實施情況接受市政協委員測評,獲48票滿意、10票基本滿意,無不滿意票,全市河長制工作得到政協委員的認可。
將改革進行到底碧水攻堅戰全面升級
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樣板市,是當下廣安的重要使命。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要求:廣安要“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李建勤呼吁全市干部群眾,“把責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為推動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
8月27日,李建勤調研督導嘉陵江(廣安段)河長制工作,主持召開全市河長制工作會議。“進一步摸清每一條河流情況,抓牢抓實河長制工作。”李建勤要求,大力開展“用雙腳丈量每一條河流”工作,繪制河長制工作“一河一圖”。
市級河長,各區市縣黨委、政府,市級相關部門迅速行動。250個排查工作組,分別沿河采用無人機巡航跟蹤、雙腳丈量等方式全面開展污染源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50條河流開展了“用雙腳丈量”工作,共出動工作人員2323人次,排查出污染源2531個,上圖615個,市級6條河流已完成繪圖。
“一河一圖”,將成為治水作戰圖。“一個污染源點位一張整治單”——針對圖上的污染源點位,將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措施、整治時限。整治一個,銷號一個。
“用雙腳丈量每一條河流”之外,河長制工作再次升級。9月17日至18日,市委五屆六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響亮提出:打造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樣板市。《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推進方案》(討論稿)下發至每一個參會人員手中。
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治水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打好碧水攻堅戰。
這場戰役中,將堅決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扎實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繪制“一河一圖”,完善“一河一策”,建立“一河一檔”,細化“四張清單”,努力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
這場戰役中,加強嘉陵江、渠江流域水環境資源保護,推進長灘寺河、西溪河、大洪河、御臨河、蘆溪河等小流域綜合整治,實施《廣安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改方案》,徹底整治飲用水水源地問題。
我市目標明晰:到2020年,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規模達到35萬噸/日,嘉陵江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渠江、大洪河、御臨河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這場守護清流的行動,必將讓廣安河湖碧波蕩漾。(張秋林 孔虹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