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閃耀深圳元素
深圳改革開放實踐成就令人震撼
觀眾參觀展覽。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帆 攝
▲展覽展出的1992年3月26日刊登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深圳特區報》頭版圖片。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李萍
197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寶安縣設為深圳市;1979年7月蛇口炸響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深圳,指出改革開放是一條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11月13日在北京開幕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以圖片、視頻、實物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展示的深圳改革開放實踐和成就令人矚目,華為、中興、創維、騰訊、比亞迪等等深圳企業和深圳元素閃耀,處處可見。
深圳改革開放實踐和成就令人矚目
走進展館,屏幕上播放的《將改革進行到底》的視頻短片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第一站選擇了深圳。如果上溯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視察,時隔20年,頗具深刻寓意。
1992年3月26日刊登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深圳特區報》圖片在“關鍵抉擇”主題展區十分醒目。1992年2月,中共中央將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談話要點作為中央文件下發。時任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陳錫添全程跟隨記錄鄧小平視察深圳的活動,寫下了這一影響海內外的著名新聞通訊。
《將改革進行到底》的視頻短片中,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在鄧小平銅像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做出的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深圳經濟特區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開啟了新航程,實現了新發展。展館內播放深圳多媒體沙盤等,展示了深圳交出的精彩答卷。
1985年創下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的深圳國貿大廈封頂,1979年蛇口炸響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2005年深圳市劃定全國首條生態控制線,深圳成為全球最大的海陸空口岸城市……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市城區面積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920平方公里,人口從7萬發展到1250萬,GDP從1979年的1.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2萬億元,深圳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小鎮快速崛起為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在一層“春天的故事”展示區,深圳多媒體沙盤生動再現了深圳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與其他改革開放地標一起,講述了40年來中國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太厲害了,深圳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變化巨大!”觀看的人群中,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大一學生權敬正與寢室室友在深圳多媒體沙盤前合影,她興奮地對本報記者說,“我們是‘00’后,不知道改革開放前的深圳是這樣的,我們都覺得太震撼了!”
無數個“第一”見證深圳不平凡發展歷程
1979年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區,1981年全國第一家外資企業營業執照、1987年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及合同……一件件有關深圳的珍貴展品,見證著改革開放40年深圳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深圳多媒體沙盤播放的視頻中,1979年深圳蛇口炸響“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 的場景震撼人心,它拉開了深圳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區——蛇口工業區開發建設的序幕。改革開放初期的蛇口還是荒山一片,隨著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炮響起,特區建設如火如荼,一日千里。
除了圖片、視頻,還有實物。在歷史巨變主題展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臺港澳僑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展示著1981年泰國華商謝國民旗下的正大集團拿到深圳0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成為第一家進入大陸的外資企業,也見證了全國第一家外資企業營業執照的誕生。
198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文件:《關于合資經營“深圳華僑家私制造廠”協議書的批復》實物,見證了深圳首家臺資企業的誕生。
新中國第一場土地拍賣的場景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1987年12月,深圳舉行了新中國第一場土地拍賣會,這是新中國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直接促成了憲法的修改。此次展出的,有1987年12月廣東省深圳市舉行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活動,敲下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的圖片及相關實物。
深圳元素處處可見
在這改革開放40年壯麗史詩的巡禮中,深圳元素處處可見,吸引了眾多觀眾“眼球”。
在大國氣象主題展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麒麟980芯片圖片和在泰國曼谷街頭的便利店內顧客使用微信支付購物的圖片很是顯眼。圖片顯示民營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的重要力量,2017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4020件國際專利申請量占據全球申請量排行榜第一名。同時,互聯網企業緊密結合網絡強國戰略,覆蓋領域持續變廣,創造出新業態、新模式,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2018年7月,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旗下的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用戶達10.58億。
“國產手機名氣越來越大,又好用又實惠,深圳制造更是質量保證,我們全家都用華為手機,我兒子就是做華為手機芯片的。”正在體驗華為P20 Pro手機的60歲李大爺一邊拿出自己的華為手機,一邊高興地對本報記者說。
展館中,還有不少觀眾駐足觀賞創維超薄OLED電視、深圳華星光電曲面8K顯示屏、比亞迪全新一代電動汽車“唐”等深圳創新產品,發出陣陣贊嘆。
國家級高新科技企業1.2萬家,PCT國際專利年授權量居國內大中城市首位,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載體1688家,全球卓越的國家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正如改革開放40年深圳紀實視頻講述的,這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城市,這是一個滿懷夢想的地方,未來更精彩。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