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中新社沈陽11月20日電 (韓宏)“遼寧艦”入列、首艘國產航母下水,艦載殲擊機、水下機器人等眾多“國產第一”,為中國工業、軍事、科技事業做出了貢獻。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呂宏20日在“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做如上表示。
呂宏說,遼寧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曾做出過貢獻,創造過輝煌。
據介紹,遼寧省工業經濟總量(按工業總產值計算)從1978年的396.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2017年的2.3萬億元,工業企業數從1978年的1.4萬戶增加到2017年的12.4萬戶,工業經濟總體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申世英說,工業是遼寧的脊梁,工業穩,則遼寧穩。這40年工業發展歷程帶來的啟示是,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走改革之路,走開放之路。
近年來,遼寧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航空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產業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中高端數控機床、自動化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國內居于前列。
申世英說,遼寧工業堅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形成了以重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工業體系。
未來,遼寧工業將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全省工業高起點起步、高質量發展,在數量向質量轉變中,加快實現遼寧工業全面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