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動別人,也感動自己。
在深圳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物質文明和經濟建設成果斐然,精神文明建設同樣碩果累累。1989年,19位熱心的深圳青年開通“為您服務”熱線電話,為有困難的來深創業者提供幫助,由此開創了中國內地志愿服務的先河。如今,鮮艷的紅帽子、紅馬甲已經成為鵬城大街小巷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反映深圳人精神的深圳“十大觀念”,如“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來了,就是深圳人”等,都表達了深圳全體市民對這座城市的理解與期待。
習近平指出,大愛無疆、仁者愛人。這種舍己為人、樂善好施的高尚品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中華民族歷來強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我們都要凝心聚力,在實現人生夢想的同時,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美好夢想早日實現。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習雷鋒圖個啥”的很好的回答,承認了助人主體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是助人的動力的事實。從“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勉,到“我不認識你、我要謝謝你”的感恩,愛的點點滴滴在這個城市已匯成大愛的暖流。“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成為深圳最溫暖的口號之一。這股暖流,不僅溫暖著深圳自身,更溫暖著無數國人的心靈。
1995年5月7日,捐血車第一天開上街頭,血站老站長楊春森拿著擴音器大嗽叭向市民宣傳。 余海蓉 攝
1997年,深圳有三輛伊維柯捐血車,3月1日一起開到部隊,官兵爭相獻血。 余海蓉 攝
在捐血車上寫上感動人的標語,是深圳無償獻血宣傳的一個創意。 余海蓉 攝
1999年,27位深圳市民獲得全國首批無償獻血金質獎杯后在天安門前合影。余海蓉 攝
“蜘蛛人”是建設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6年,深圳獻血女狀元高敏在捐血現場協助醫生工作。 記者 許業周 攝
春運,義工在你身邊。
叢飛和他新資助的女兒。
深圳“最美愛心藝術大使”李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