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商道》第三期主人公,是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明。
初心
要做世界第一的民族品牌
改革開放之初,何新明陶瓷機械專業畢業,被分配套石灣東平陶瓷廠,那時候佛山的陶瓷只是做日用瓷,中國還沒有建筑衛生陶瓷。直到八十年代初,佛山才開始做馬賽克,彩釉磚,有了第一條捆道窯,引進了進口壓機, 陶瓷行業才開始步入正軌。
94年石灣經歷了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沖垮了東平廠,鎮政府安排時任東平廠總經理的何新明帶領團隊接管瀕臨倒閉的華泰陶瓷廠,重新籌備成立了石灣東鵬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創立之初,何新明就有兩個初心:第一、要做就要做第一,第二、一定要做民族品牌。
96年成為東鵬起步騰飛的元年,當年提出了“建陶萬千,東鵬領先”的口號,堅持產品質量。重視技術創新,并開始逐步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品牌戰略。
崛起
四十年中國建筑陶瓷從零起步趕超世界水平
提起九十年代去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陶瓷衛浴展覽會參觀的經歷,何新明一直記憶猶新:“當時一看到我們中國人來他都趕我們走,怕我們抄襲模仿他的產品,看到我們來把新產品放在桌子下面。但是到今天,中國的陶瓷已經參加博洛尼亞展,我們東鵬已經參展四年了,我們已經有原創,我們可以跟意大利西班牙同臺競爭展覽,我想這就是世界對中國陶瓷的認同。”而說到中國建陶現在在世界的地位,何新明董事長臉上又寫滿自豪。
聯盟意識
重視行業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當面臨陶瓷企業密度過大,環保容量難以支撐,和騰籠換鳥、產業轉移的新形勢。何新明首先想到抱團發展,帶領東鵬發起建立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發起陶博會等產業平臺,2016年發起眾陶聯全球性集采平臺,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平臺搭建把東鵬的理念和經驗共享給行業。為佛山建立世界級陶瓷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具體內容請點開視頻,觀看第三期《佛山商道》↓↓↓
【來源】佛山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