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百城見證:改革開放的力量 > 見證 > 佛山 > 

2018“禪城好人”“最美家庭”名單出爐

2018-11-28 11:25來源:南方日報

“這是善美的禪城,用愛呵護每個人,我們傳遞溫情,陪你到永恒……”2018年11月23日晚,隨著“禪城好人”原創主題曲《溫暖禪城》在美麗文明村居張槎蓮塘村唱響,“奮力新時代 共建新文明”——禪城區第四屆“感動禪城道德人物”暨2018年度“禪城好人”“最美家庭”命名儀式落下帷幕,26位市民、15個家庭受到了命名,樂善好施、見義勇為、敬業奉獻等好人精神再次得到彰顯。

廈門街頭向倒地老人伸出援手的醫生吳昊、14年對漸凍癥妻子不離不棄的仇志暉、熱心于心理輔導的暖心警姐潘曉……近年來,禪城持續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尤其針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著重培育鄉風文明,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一體化,在全社會營造了贊好人、學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圍,大批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好人好事在禪城涌現。

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文明委常務副主任張紅兵在致辭中表示,禪城各級道德模范、“最美家庭”通過點點滴滴的凡人善舉溫暖人心,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下可觸可感的生動注腳,他們是禪城亮麗的名片,是禪城精神、禪城形象最好的實踐者、代言者、傳播者。這些先進典型猶如一簇簇火苗,點燃持續不斷、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激發好人的“森林效應”。

“好人森林”傳播大愛精神

151名道德模范獲頒禮遇卡

“吳醫生你好,好久沒有看見你了,我現在身體很好,謝謝你對我的救命之恩。聽說你這次被命名為道德人物,我很高興,祝福你把這份見義勇為的精神傳播出去,傳得更遠,讓更多的人向你學習。”命名儀式現場,一段來自福建廈門的感謝視頻讓大家為之感動,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4個月前,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吳昊在廈門旅游途中向倒地不起的游伯施于援手一事被廣泛傳播,引起關注,收獲贊譽,吳昊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好人。視頻里,老人身體健康,他鼓勵吳昊用這份樂善好施的熱情感染更多人。

“過去很多人擔心施予援手會導致被救者有不良反應,引發爭議和糾紛,但其實在我救下老人后,身邊的廈門市民都說我做了一件好事,讓我不用擔心。”吳昊依然清晰地記得在他救下老人之后,廈門群眾的支持和肯定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兩地人民的心因樂善好施的精神團結在一起。

無獨有偶,照顧漸凍癥妻子14年的仇志暉在命名儀式現場也收到了一封來自妻子的情書,信中寫道:“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我病了之后,仇先生你守護在我的身旁,陪伴我度過一生。仇先生,有你真好!你用你的臂膀,你用你的擔當,為我撐起了一片天,讓我的人生不再有遺憾。”

感人的瞬間還有很多。通過“感動禪城道德人物”“禪城好人”“最美家庭”等活動的選樹,吳昊、仇志暉、潘曉3人被命名為第四屆“感動禪城道德人物”。活動還選出2018年度“禪城好人”團體和個人23名、“最美家庭”15戶。

“我提議大家為禪城的道德人物點贊。”道德人物座談交流會,在主持人的倡議下,與會者紛紛豎起大拇指,成為禪城高規格禮遇道德模范的縮影。

“大家做的善舉表面平凡,但因為踐行了美德而偉大,‘好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城市精神和社會文明風尚的引領者,應得到社會廣泛尊重。”張紅兵表示,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希望發揮好人、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發動全社會各行各業共同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中來,讓城市文明的溫暖春風覆蓋到社會每個角落,同時他還號召現場共同為道德人物點贊。

為推動全社會形成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關愛道德模范的良好風尚,在命名儀式上,主辦方還向歷屆共151名道德模范代表頒發道德模范禮遇卡。今年7月,禪城出臺《禪城區禮遇幫扶道德模范暫行辦法》,設立禪城區關愛好人基金,并精心制作道德模范禮遇卡,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對各級道德模范給予慰問禮遇、節慶活動、文化服務、參觀游覽、醫療保健、宣傳褒揚等普惠性禮遇措施,并重點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給予生活幫扶、慰問幫扶、就醫幫扶、就業幫扶等,從而彰顯道德模范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社會風尚。

此外,活動現場舉行了禪城區關愛好人基金捐贈儀式。航天柏克(廣東)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總商會、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禪場區工商業聯合會、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地球鷹廣告有限公司、禪城區女企業家協會、佛山市印品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和單位共向禪城區關愛好人基金捐贈12萬元愛心善款。

美麗村居呼喚鄉風文明

融入核心價值觀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

在命名儀式前,作為禮遇道德模式代表的重要內容,主辦方邀請了近40名本屆道德模范代表游覽佛山美麗文明村居——蓮塘村。如詩如畫的醉人美景、深厚濃郁的龍獅文化、向善向美的文明鄉風,讓道德模范贊不絕口。

今年是“禪城好人”命名儀式首次開進村居,主辦方希望通過道德模范進村居,進一步引領鄉村文明風尚,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一體化。禪城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美麗文明村居建設的是佛山從城市文明延伸到基層特別是鄉村的重要舉措。禪城作為中心城區,轄區擁有54條村居,鄉風文明建設是塑造城市精神、打造首善之區的重要內涵,也是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實踐。

為此,近年來禪城大力推進美麗文明村居建設,以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服務優的“三美一優”標準打造美麗文明村居的示范點,營造農村文明村風、民風、家風,讓嶺南文化、文明風尚、現代人文在村居植根,在鄉風文明建設上結出累累碩果。

“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按照美麗文明村居的標準做了13個項目,包括了文化建設、河涌整治、道路改造等方面,同時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村的古建筑里面。”蓮塘村黨支部書記陳錦碧介紹,經過幾年建設,蓮塘村以“龍獅圣源·毓秀蓮塘”作為品牌,打造成為禪城區龍獅文化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守規矩、講廉政、要孝順等要求,充分體現到傳統文化當中,推動文化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以蓮塘村為代表,去年以來,禪城全力推動20條美麗文明村居示范點建設,投入近2億元,推動220多個美麗文明示范村居項目入庫,重點打造一村一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及景觀,建設一批村史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特色”。

截至目前,全區20個美麗文明村居均樹立品牌。其中,南莊紫南村的廣府家訓館、佛山好人館和紫南村史館已經全部建成,進一步擦亮“仁善紫南”的特色品牌;羅南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園將《新三字經》、傳統美德故事彩繪等融入其中,展現“書香羅南”的獨特氣質;南莊村主打“探花故里”這張牌,將探花文化園、羅文俊故居和村史館連片打造;龍津村通過推動“龍津村文化中心文化提升工程”項目,展現“和美龍津”風采。

在張槎,除蓮塘外,下塱村取自粵劇文化中的折扇造型的小品已全部完工,通過舉辦大型粵劇主題活動助力“粵劇之鄉”品牌打造;祖廟扶西村運用蓮文化整體提升主干道沿街商鋪和特色主題公園來展現“頤荷扶西”特色品牌;石灣鄱陽村結合具備廣府民居建筑特色的鑊耳屋元素與古拙質樸的石灣柴燒陶磚的標志性景觀,以仁理為主題打造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展現“仁理鄱陽”特色品牌等。

倉廩實而知禮節,美麗文明村居建設呼喚新的文明標準。為此,禪城積極組織各示范村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宣傳、學習,將傳統的村規民約和新時代特色有機結合,形成符合各村實際的“村規民約”以規范村民行為。其中,紫南村、扶西村的《村規民約》被錄入廣東省文明辦編制的《新村規民約》當中,在全省推廣。

對于禪城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佛山文化專家梁詩裕表示,禪城美麗文明村居建設提倡“一村一品”,抓住每個村的特點建設,避免“千村一面”。同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傳統文化中來,通過村史教育,讓后人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值得肯定。他建議接下來各村要繼續深入深挖自身文化特點,讓禪城的鄉風文明建設百花齊放。

文明沃土孕育城市精神

以精神文明助推首善之區建設

從一個好人到一片“好人森林”,從幾條先進典型村居到20條美麗文明村居齊頭并進,禪城的城市文明和城市精神通過一個個典型案例不斷得到彰顯,社會正能量在一件件先進事跡中得到弘揚,這背后離不開禪城通過開展一系列共建新文明行動,以社會治理創新涵養城市精神的探索。

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禪城加快推動社會基層治理,在全區88個基層社區全面鋪開“共享社區”建設,營造“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氛圍,重構社會信任機制,涌現出一批無私奉獻的典型代表。其中,塔坡社區的潘宜珍就憑借對社區志愿服務的熱忱參與和對患病丈夫的悉心照料,獲評為今年的“禪城好人”。

此外,禪城區文明委還以打造“志愿之城”“樂善之城”“敬業之城”“大愛之城”為重點,大力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在探索“警家校”志愿服務成功經驗基礎上,創新開展“警商旅”志愿服務,促進文明交通與志愿服務的有機融合,讓志愿者精神成為城市文明的底色,涌現出禪城區婦女兒童服務志愿者陳永雄十多年投身志愿服務、佛山市九小西校區家長義工服務隊譚建嫦從不缺席義工服務等先進典型,他們均獲得了“禪城好人”的稱號。

為了弘揚社會正能量,禪城深入挖掘好人好事,創新“一縱一橫一基層”好人推選機制,形成上到中國好人、下到鎮街好人的推薦選樹機制,在各行業開展“最美系列”推薦命名活動,在社區、村居普遍開展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公婆、好孝子、好鄰里等評選活動,發掘出吉利小學霍少妹用瘦小的雙肩撐起家庭重擔足足20年等典型案例,充分激發大眾爭選好人、爭當好人、爭評好人的熱情,使推薦評選成為市民群眾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載體,有力推動禪城好人好事層出不窮。

通過多個角度搭建起的“好人社會”治理模式,以持續的社會治理創新探尋善政善治,實現人與人和諧相處,正是禪城好人不斷涌現背后不可或缺的深植土壤。截至目前,禪城擁有“中國好人”7名,“廣東好人”5名,“佛山美德之星”“佛山好人”35名,“感動禪城道德人物”和“禪城好人”90名,鎮街、村居道德人物200余名;自2014年以來,涌現出2戶全國“最美家庭”、14戶家庭廣東省“最美家庭”、36戶佛山市“最美家庭”、35戶禪城“最美家庭”。

正是“禪城好人”的不斷涌現,觸發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森林效應”,讓樂善、助人的基因融入禪城每寸肌理和每位市民的血脈,并涵養形成了樂善好施、仁愛俠義、厚德敬業的城市精神,為建設高質量發展首善之區注入了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

■案例

1年內19件正能量事件傳遞禪城溫度

“旅游途中,偶遇暈倒老伯,他‘教科書式’的救人事跡,引發各界強烈反響。他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引領著社會新風。”

“她不愛紅裝愛警裝,全心全意扛著人民的安全與責任;她熱心公益,用大愛撒播希望。”

“他用14年的不離不棄向病魔宣戰,許下一諾便一生一世、不離不棄!他用平凡而雋永的小愛向千萬家庭、向整座城市闡釋了不平凡的生命大愛。”

在23日晚舉行的命名儀式上,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吳昊、佛山市公安局禪城分局女警潘曉、南海化工機械廠職工仇志暉在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頒獎辭中,接受了“感動禪城道德人物”的嘉獎,而為他們誦讀頒獎辭的,正是劉茂英、廖海飆、蘇永善等歷屆中國好人。通過這種“好人”為“好人”嘉獎的方式,禪城實現了好人精神的相互傳承。

近年來,禪城區文明委積極發揮統籌引領作用,印發了《佛山市禪城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助力全市爭創全國一流文明城市行動方案》,不斷深化“首善之區·幸福家園”文明創建系列活動內涵,加緊推進美麗文明村居示范點建設,發揮道德模范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夯實基層文明系列創建基礎,努力推進思想道德高地的建設,形成全區“奮力新時代、共建新文明”的良好局面,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持續有效提升,文明正能量井噴。

僅2018年,禪城就涌現了“快遞小哥”覃積槿、“廣東最美志愿者”潘曉警官、廈門街頭救人的吳昊醫生、“逆風而行”的李勝奇警官等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的正能量事件19宗,中國文明網刊登禪城文明創建典型案例將近20篇,創歷年之最。

■鏈接

勾勒“一張圖” 探索大數據+文明創建

經過前期努力,中心城區厚植文明、傳播文明的土壤業已形成。為了進一步鞏固前期成果,引領禪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結出繁茂碩果,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禪城將重點策劃“建功新時代 共享新文明”品牌活動,進一步激發全區參與文明創建工作動力,助力全市爭創全國一流文明城市,推動和落實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建設,引領禪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結出繁茂碩果,共同鑄造打動人心的“溫暖禪城”。

具體來說,為了進一步激發形成“好人效應”,禪城將成立“好人工作室”,通過“好人工作室+志愿服務”的模式,匯聚和傳播更多社會正能量;通過組建好人聯盟和宣講團,舉行好人巡演巡講、事跡分享會,把好人的感人事跡改編成舞臺劇等藝術作品走進村鎮、社區、企業、學校、機關,傳唱好人故事。進一步把樂善、助人的基因融入城市每一寸肌理、融入每一位市民涌動的血脈中。

此外,禪城還將大力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工程,以20個美麗文明村居示范點為帶動,突出特色,通過開展思想引領、文明涵育、文脈傳承、規范創建四大行動,進一步提升全區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和村民文化文明素養,將54個行政村打造成為“崇德鄉村”“孝義鄉村”“好學鄉村”“樂善鄉村”。

為了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今年以來,禪城區文明辦和創建辦以建設數字政府為契機,推進“大數據+文明創建”項目建設,構建信息化操作平臺,在“三二一多網”創文常態工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完善,促進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形成了《禪城區運用大數據開展文明創建工作方案》。

接下來,禪城將基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兩套體系以及相關數據,將文明創建工作疊加在禪城“一張圖”上,并融入云平臺,實現文明創建工作廣泛動員、指揮調度、巡查監督、對比分析、數據共享五大功能。目前已初步整理出174項創文指標融入云平臺日常管理,大數據+文明創建系統預計2019年上半年正式投入運行。

【撰文】孫景鋒 楊暉桃 王文鍵 李萬里

[責任編輯:鄭曉鵬]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3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