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原創新聞>

改革開放40年 中集從蛇口走向世界

條評論立即評論

改革開放40年 中集從蛇口走向世界

分享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今天的蛇口,中集原有的廠房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是昂然挺立的現代化中集總部大樓。中集成立38年以來,在風云變換的經濟形勢中,她卻始終堅持制造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用國際化的眼光和水準走出了一條實業強企之路。


《中集從蛇口走向世界》宣傳片。

深圳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黃思凌 通訊員 譚玲娟)1979年7月8日,南海之濱,虎崖山下,蛇口開山第一炮在這里硝煙騰起,如同春雷炸響神州,成為城市改革開放的啟幕樂章和開場大鼓。隨著這聲炮響,蛇口工業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管”,開創了多項制度革新與觀念革新。

6個月后的1980年1月,離這里不足百米之處,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現中集集團)成立。在這么一個春水連綿的普通春天,中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隨后的5年內,陸續有十幾家這樣的企業誕生,響應著當初蛇口引進外資建設一批工業企業的政策動向。

大浪淘沙始見金,改革開放迄今已有40周年,那些當年共同起步的工業企業,已所剩無幾,而那家離“第一炮”最近的中集,雖然也曾歷經曲折,卻堅韌不拔,憑借中集人卓越的勇氣和智慧,仍然屹立于此,并且越來越好。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今天的蛇口,中集原有的廠房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是昂然挺立的現代化中集總部大樓。她依然扎根在深圳蛇口這片熱土,但視野已遠遠超越蛇口,也超越了集裝箱。更難能可貴的是,中集成立38年以來,在風云變換的經濟形勢中,她卻始終堅持制造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用國際化的眼光和水準走出了一條實業強企之路。

 智造升級 實業強企

 36年前的9月22日中集的第一批集裝箱下線。那時候,中集引進的一條生產線,一天只能生產8個箱。但即便如此,管理人員還得守在廠門口,用完成生產就發獎金的方式獎勵那些剛剛開始適應蛇口按勞計酬的工人們。

 現在產線上的工序基本是自動化的,一條線大概能生產200多個箱,每只箱子的生產時間在5分鐘以內。如今中集在全國數個集裝箱生產基地,最小工廠的年產量都在10萬箱以上。不但有普通的干貨箱,還有后來研發的冷藏箱,特種箱,有的特種箱甚至可運輸火箭。這是1982年的中集做夢都想不到的。

 從行業小白起步的中集,在30多歲的領隊人麥伯良帶領下,已成為集裝箱生產的世界第一,打敗了曾經的韓國、日本等強勁對手。這個紀錄保持一直保持到現在,連續23年。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便已經做了23年的世界第一,中集還在規劃建設她的下一代集裝箱工廠。 中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我們開始試點的智造升級的“龍騰計劃”的一部分,那將是完全不一樣的集裝箱生產場景,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方式,生產效率要提高60%以上,而產品的質量、環保的標準會更高。 

[責任編輯:陳飛]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AV综合色一区在线 |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 精品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