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致力高位轉型,高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
福田:高位優質發展正逢春
福田中心區。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小艷
智慧化“城市大腦”助力“放管服”改革實踐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以1111億元的稅收總額,成為中國“含金量”最高的CBD……
連日來,深圳福田中心城區喜報頻傳,一項項前沿改革和發展成果引發全國關注。
作為改革開放和深圳特區發展的同行者、見證者、參與者,建區28年以來,福田區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堅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成為代表深圳的靚麗窗口和典范城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精彩縮影和有力印證。
在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福田區正在以二次創業的干勁,以再中心化的要求,以更高的擔當和站位重新出發,高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讓福田永葆中心城區的活力和風采,把“首善之區,幸福福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高質量發展優勢明顯
1990年建區的福田區,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奇跡,實現了速度、質量、效益三個飛躍式提升,“中心城區”功能逐步形成,優質資源集聚。福田區產業基礎深厚,產業層次高端,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也成為全國矚目的含金量最高的CBD。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福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065.96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地均集約度為38.98億元/平方公里,增長7.5%;稅收地均集約度為18.59億元/平方公里,增長20.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建設用地、水耗、電耗均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作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今年前三季度,福田區經濟總量穩中有進,質量效益領先全市,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近兩成的地區生產總值產出,“高產低耗”模式進一步顯現。
金融業是福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今年前三季度,該產業實現增加值1006.1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2.8%,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為11.4%。福田持牌金融機構數穩居全市第一,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信托、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業態全覆蓋。目前,福田區已基本形成金融科技蜂巢生態體系。
福田區舉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宣講會,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各類支持。
多項改革引領全國
日前,福田區智慧化“城市大腦”助力“放管服”改革的實踐,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表揚,被列為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
在“放管服”改革上,福田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難”、為市場“騰位”,成果斐然;
福田推出的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改革引發全國廣為關注,一批學校、醫院等民生項目加速推進,一批長期拖延的工程項目被重新“激活”駛上快車道;
……
在福田區的高速發展中,改革和創新始終是根與魂,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方面,福田區的腳步也從未停止。福田區始終堅持民生至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
福田區委書記呂玉印表示,福田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持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重要要求,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升級改造后的福田區政務服務大廳。
搶抓機遇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如何深化深港合作,緊密對接大灣區建設,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成為福田區的重要課題。
目前,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作為深圳繼前海自貿片區之后又一深港合作重大平臺,而深方園區所在地,就是福田。
近年來,福田以“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為方向,全力推動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發展,深入開展產業規劃,系統研究發展定位、政策框架、合作內容、重點建設項目等工作,合作區規劃開發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
未來,福田將聚焦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打造新時代發展的“新引擎”,下大力氣做好規劃、推動和建設工作,加快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為深圳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之都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