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12月18日(記者 楊浩翰)智慧城市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我們還需做什么呢?12月18日,“互聯網+”協同開發研討會在深圳舉行,來自華為的智慧桿首席架構師任蔚就圍繞建立智慧桿當前的一些挑戰,講述了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情況。
任蔚向聽眾分享了他在智慧桿建設方面的理解以及看法
任蔚認為,下一個繁榮的十年屬于智慧城市。“從國際上來講,電子政務,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和智慧基礎設施都在這幾年蓬勃發展,其中,作為智慧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項,智慧桿,也在迅速發展。”
智慧桿也被稱為“多功能智能桿”,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路燈桿,而是可以掛在5G通信基站,Wi-Fi無線網絡,智能節能路燈,安防系統,人臉識別,交通指示等11個設備的公共安全基礎設施。
研討會全景圖
搭建這樣的設施絕非易事,“目前國內智慧桿的定制需求多,國內各地標準參差不齊,有一些地方是‘一城一特色’,一部分地區甚至是‘一街一景’,這些都需要規范化標準化,形成產業規模效應。”
任蔚還指出,另一個挑戰在于部署周期。目前還有許多老舊的設施仍在使用或者被改建完繼續使用,也有許多城市新區直接就安裝了智慧桿。“這不是家里搞裝修,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說,“我們需要根據需求來做,最開始應該是路燈部署,之后是監控,監控之后是氣象,然后才是車聯。這跟我們建設智慧城市的其他部分是同理的,需要一步一步來。”
該會議是由“互聯網+”聯盟主辦,該聯盟在今年12月4日成立,旨在大力拓展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發展,為深化“互聯網+”與各垂直領域經濟融合創新,協同發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