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軌道四期擬增加建設87公里 涉及11條線路共計13個項目
深圳特區報2019年2月25日訊 近日,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該通知指出,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組織相關單位完成《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為使軌道交通近期建設項目更好地適應城市發展的變化趨勢,深圳市政府于2018年底啟動《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的編制工作。
結合深圳市城市發展對軌道交通的需求緊迫性,最終確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建設項目包括3號線東延、6號線支線南延、7號線東延、8號線東延、10號線東延、10號線南延、11號線東延、12號線北延、13號線北延、13號線南延、14號線南延、16號線南延、20號線北段共計11條線路,13個項目。總長約87.1公里,設站53座。其中地下段約84.2公里,高架段約2.9公里。
1、3號線東延
3號線東延線連接后福、新生、低山、坪西、坪地、坪東以及龍崗中心等地區,并通過已建成運行的3號線連接至福田中心區,是聯系坪地中心與龍崗中心、橫崗中心、布吉中心、羅湖中心以及福田中心的城市軌道干線。線路全長約9.4km,其中地上線約2.0km,地下線約7.4km。
2、6號線支線南延
6號線支線是地鐵四期開工的5條線路之一,也是深圳和東莞之間第一條確定直連貫通的地鐵線路。6號線支線南延起于翠湖站南側,向南沿光明大道高架敷設,最終在廣深港高鐵光明城站的站前廣場設置光明城站,并與13號線北延相交。
6號線支線南延連接光明中心區與交通樞紐光明城站片區,帶動鳳凰新城、光明小鎮片區的發展,支持光明城樞紐功能的形成,可提升片區對黃江片區、大學城的輻射作用。未來與6號線支線一起,銜接東莞1號線,支持深莞一體化發展。
3、7號線東延
7號線東延段主要是加強特區南半環的居住和就業片區的聯系,與5號線、27號線共同承擔西麗大學城地區交通服務功能,尤其是為未來深圳大學附屬醫院的醫患人員出行提供便利。
7號線東延起于既有7號線西麗湖站后,往東穿越深圳野生動物園,進入麗水路后于北大西門麗水路于西麗春園路交叉口處設置北大站,后穿過西麗高爾夫鄉村俱樂部與大沙河,于學苑大道與幽蘭路的交叉口設終點站學府醫院站。
4、8號線東延
8號線東延(小梅沙-溪涌)滿足車輛基地用地需求,同時連接溪涌片區與中心區,向東銜接規劃32號線,解決市內通往東部濱海地區的旅游客流,帶動溪涌濱海度假和休閑居住片區發展。
8號線東延工程起自在建8號線小梅沙站,沿鹽壩高速敷設,在溪涌路西側設溪涌站,與規劃33號線換乘,并在溪涌站后引出一股線路接入新建溪涌車輛段內。
5、10號線東延
10號線東延是聯系平湖、東莞鳳崗及大運新城的普速線路,主要功能為加強龍崗中心城與平湖、坂雪崗的聯系、促進深莞一體化。東延線路由在建地鐵10號線雙擁街站后引出,出站后轉向東北方向,下穿鳳凰山國家礦山公園,之后進入東莞,東莞段內沿龍平路敷設,在東北師大益田小學北側向東南下穿武深高速、鹽龍大道進入清林路,接至在建16號線黃閣站。線路全長約9.8km,設站5座,采用地下敷設方式。
6、10號線南延
10號線南延是福田保稅區內的普速線路,主要功能為聯系河套-福保片區的各功能區域,服務福田保稅區內就業崗位。南延線線路起自在建10號線福田口岸站,向西南敷設,進入保稅區后沿金花路敷設,至藍花道設藍花道站,至金花路和平冠道交叉口設金琥道站,以金花路和金葵路交叉口為終點。線路全長約3.0km,采用地下敷設。
7、11號線東延
11號線由南至北穿過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連接福田-羅湖中心區、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寶安中心、機場、福永、沙井和松崗等地,處于城市西部發展軸上,是城市中心區與西部濱海地區聯系的軌道快線,同時兼有機場快線功能。
11號線東延線由福田站引出后,沿深南大道繼續往東敷設,穿越福田中心區水晶島,在崗廈北與14號線過軌運營,設崗廈北站,沿深南大道繼續往東到達上海賓館設上海賓館站,繼續往東到達蔡屋圍中心,設大劇院站。
8、12號線北延
12號線北延線是聯系松崗、沙井等片區的軌道干線,并通過在建的12號線與蛇口、南山、寶安、機場東樞紐、福永、沙井、大空港等片區聯系。12號線北延線能夠支撐松崗、沙井片區的更新和開發,促進與大空港新城的融合。與在建地鐵6號線和既有地鐵11號線換乘。
9、13號線北延
13號線北延線連接光明鳳凰城、公明中心等地區,并通過已建成運營的13號線連接至南山后海,是聯系光明新區與南山中心的市域快線。
13號線北延線位于深圳市光明區境內,整個線路總體呈南北走向,由13號線一期工程設計終點上屋北站向北,自大眼山隧道引出,進入鵝頸西路,在光明城站和18號線、廣深港客運專線換乘后,向北轉向觀光路,在觀光站與6號線換乘,穿過東明大道濕地公園轉向松白路,沿松白路向北,進入公明廣場站,與6號線換乘,轉入長春路,沿長春路向北再轉入炮臺路,終止于公明北站。線路全長約19.2km,采用地下敷設。
10、13號線南延
13號線南延線將服務規劃十大重要文體設施—深圳市歌劇院,并提高深圳灣公園的軌道服務水平。線路由深圳灣口岸站站后引出,出站后沿望海路東側向南敷設,上跨東濱路隧道后于深圳灣公園婚慶公園停車場設深圳灣公園站;出站后線路向西南方向敷設,與望海路交叉兩次后沿望海路南側深圳灣公園運動公園向西敷設,再次下穿望海路后沿望海路西側敷設,終止于后海大道東北側,設歌劇院站。
11、14號線南延
14號線南延與規劃20號線換乘,可以緩解崗廈北站客流壓力。優化網絡布局,減少單點換乘產生的客流風險,增加對福田中心區的網絡覆蓋。線路從崗廈北站后折返線中部引出,出站后線路采用400m曲線半徑折向南,下穿11號線右線和向南下穿市民中心南廣場,下穿4號線,下穿怡景中心城西北角后沿中心四路敷設,下穿1號線至會展中心設會展中心站,與規劃20號線換乘。線路全長約1.3km,采用地下敷設。
12、16號線南延
16號線南延對于支持重點產業區發展、強化龍崗中心城與橫崗、鹽田的區域聯系、構筑城際樞紐具有重要意義。線路從大運站引出,沿龍崗大道敷設,轉入長江埔路并設長江埔站,然后向南進入阿波羅產業園并設阿波羅站,繼續向南進入阿波羅產業區并設阿波羅南站,向南進入萬福路并設園山站,然后沿公園路敷設,轉入沙荷路在沙荷路與龍興路交叉口設龍興站,在沙荷路與安業路交叉口設福坑站,最后沿惠鹽中路進入安良村,設終點站安良站。線路全長約7.8km,采用地下敷設。
13、20號線北段
20號線北段主要服務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科技館等臨灣片區大型公共設施,并為其提供與寶安機場 T4航站樓聯系。
20號線北段起于寶安國際機場規劃 T4航站樓,在規劃 T4航站樓北側,11號線東側設機場北站,與11號線、穗莞深城際線換乘。之后線路往北沿展覽大道敷設,經蠔業路后轉向北,于重慶路北側,展覽大道東側設重慶路站。線路繼續往北,沿新會展中心東側道路敷設,于景芳路南側設國展中心南站,與12號線換乘,在鳳塘大道路口設國展中心北站,與12號線、30號線換乘。線路自國展中心北站引出后,于和蕙路向東敷設,于海濱大道東側設會議中心站。線路全長約8.4km,采用地下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