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采寫“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是新時代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課題,也是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徹底改變作風文風的時代標志。深圳新聞網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在實踐中提升編輯記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我們的編輯記者將不斷深入基層、深入實踐,腳踏實地采寫制作一批“沾露水、冒熱氣”新聞報道。
4月1日中午,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學校校長丁長義跟學生一起在食堂就餐
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學校北校區
深圳新聞網2019年4月1日訊(記者 余俐潔)學校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日前,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下稱簡稱“規定”),其中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明確指出,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該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深圳執行情況怎么樣?
學校食堂環境
4月1日中午,記者來到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學校北校區(以下簡稱“福外北校區”),實地探訪規定實施第一天,校長陪餐情況。
學校食堂餐飲食品安全等級為A級
校領導陪餐規范化 午餐質量更有保證了
在福外北校區就讀的都是初中生,記者了解到,在全校1400多名學生中就有近500名學生選擇在校午餐。“以前我們老師大多數在學生用完餐后才用餐,有些會跟學生一起用餐,但是沒有硬性規定。”校安全主任林建興告訴記者,自規定頒布以后,學校根據相關要求制定了每周“校領導+行政人員”的陪餐制度,并已于3月25日開始執行。
校安全主任林建興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在現場采訪看到,廚房10點左右開始準備學生午餐,大約12點15左右,學生就陸續到食堂用餐。據介紹,福外學校自有食堂是由福田區教育局統一招標給第三方經營,由學校、家長及區教育局三方共同監管。除了每日學生午飯留樣送檢外,學校也會不定期組織檢測。
學生在點餐
雖然對于學生午餐的監管有多重保障,但陪餐制度的落實似乎確實讓學校食堂經營者更加“用心”了。
學校副校長劉輝說:“現在每天中午我們都安排了兩位校領導及老師和學生一起用餐,每天都能及時、直觀地看到食堂飯菜做的如何?合不合學生口味,無形中也給了食堂經營者一些壓力,相信他們會更加用心、謹慎地做好每一頓午餐。而家長看到我們與學生一起用餐,也更加放心了。”
副校長劉輝接受記者采訪
4月1日中午,正輪到校長丁長義跟學生一起就餐。校長以身試餐、風險共擔的方式,也倒逼學校重視食堂飯菜質量,確保校園食品安全。
學生午餐
此外,記者了解到,隨著學生就餐人數增加,為了擴大學生就餐的舒適度,2018年2月,學校將食堂附近的教師活動室也納入食堂范圍,并推行了學生就餐分流制。
值周老師原老師接受記者采訪
在午餐中相互了解 師生關系更融洽了
陪餐制度的落實不僅讓學校食品安全得到更多的保障,而且師生關系也更融洽了。初二道德法律課的原老師是本周的行政值周老師,她告訴記者,自陪餐制度執行以來,自己已經是第二次陪學生用餐,“我覺得氛圍挺好的,跟學生們一起吃飯,聊聊天,互相有了更多了解,感覺跟學生的感情也更近了一步。”
學校實行分流制用餐
就讀初三的陳同學已經在校午餐三年,他對食堂的飯菜表示滿意,對于老師陪餐,他是非常歡迎的,“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和老師交流,有問題也能第一時間反饋。”
除了陪餐外 規定中還有這些建議
據了解,除了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外,規定還建議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健全相應工作機制,對陪餐家長在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學校要及時進行研究反饋。
此外,規定的第二十條也明確了,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