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5月30日訊(記者 鄭曉鵬)據“深圳交警權威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凌晨時分,天色未亮,此時開車上路,本身客觀環境就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旦駕駛員的精神狀態不佳,則更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分分鐘出現下面這種情況。
2019年5月21日凌晨4點,李某駕駛一輛粵B號牌的白色小車,在羅湖區黃貝路由東往西方向行駛,此時車少人稀,四下安靜,李某的困意逐漸興起。就在李某打瞌睡一瞬間,突然“嘭”的一聲巨響,不知怎的撞上路肩,導致車輛右前輪發生爆胎,隨后車輛失控迅速撞上路邊大樹,導致車輛當場側翻!李某也被困車內!
司機李某當場被瞬間驚醒,所幸事發前系上了安全帶,李某在確認身體沒有受傷后,自己主動從車窗內爬出來后報了警。
深圳交警接報后,立即趕往事故現場進行處理。民警到達事故現場時,只見涉事車輛側翻在路肩旁,白色小車左側駕駛位已經凹陷變形,部分車身零部件脫落掉在地上,車輛因故障無法啟動,駕駛員李某未受傷。
這車開著開著,怎么就突然90°側躺在路邊了呢?是酒后駕駛嗎?現場民警對駕駛員李某進行酒精檢測,結果顯示無酒精。
事發時,該路段道路照明良好,交通標志設施規范,行車條件總體不錯,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事故的發生呢?
現場民警對事故車輛痕跡及周邊進行查看后,發現路邊大樹樹干的刮損痕跡與事故中車輛前右輪胎破裂殘留物吻合,隨后民警調取了該路段的監控進一步查看事發時車輛行駛情況。
面對交警的現場調查,司機李某自己也主動承認,事發時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太好!
駕駛員李某告訴交警,事發前,他駕駛該車從南山送朋友回鹽田,隨后自己繼續開車準備返回南山。在連續開車幾小時后,他開始出現困意,可李某并沒有選擇停車休息。
不料行駛至事發路段時,精神不佳的李某感覺一陣刺眼,自己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撞到路邊大樹,隨后發生側翻!所幸當時車速不快,沒有釀成更嚴重的后果。
責任認定
經現場勘查及鑒定,李某駕駛粵B號牌白色小車在羅湖區黃貝路由東往西方向行駛時,車輛右側與路邊綠化帶發生碰撞,造成小車部分受損,一棵大樹損壞的單方交通事故。
駕駛員李某未按操作規范安全駕駛,負該起事故的全部責任。依法對其予以200元罰款,并暫扣其行駛證。
交警提醒
夜長路遠,身體狀態不佳時切勿硬扛!夜間行車特別是午夜以后,行車最容易疲勞瞌睡,一旦身體出現疲勞,可千萬別開車,否則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駕駛人睡眠質量差或不足,長時間駕駛車輛等原因,容易出現疲勞。駕駛疲勞會影響到駕駛人的注意、感覺、知覺、思維、判斷、意志、決定和運動等諸方面。
疲勞駕駛的危害
1.駕駛人疲勞時,可能會出現視線模糊、腰酸背疼、動作呆板、手腳發脹或精神渙散、焦慮、急躁等現象;
2.駕駛人處于輕微疲勞時,會出現換檔不及時、不準確等現象;
3.駕駛人處于中度疲勞時,可能引發操作動作呆滯,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
4.駕駛人處于重度疲勞時,往往會依靠下意識的操作或出現短時間睡眠現象,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
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切勿心存僥幸疲勞駕駛,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如何預防疲勞駕駛
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駕駛人要養成按時就寢的良好習慣,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不進行過度腦力工作;不要帶病、熬夜駕駛車輛;如果駕駛人沒有休息好或感到疲勞時,不要駕車駛入高速公路,應盡快到就近安全地帶或服務區停車休息后再上路。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身體素質
駕駛人應選擇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防止眼睛干燥、疲勞,多吃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可以減輕駕駛中的焦慮和煩燥感;飯量以七、八成為好,勿暴飲暴食。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長途客運車駕駛人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行車時間。駕車時請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確保全天累計駕駛時間不超過8小時,日間連續駕駛4小時、夜間連續駕駛2小時,要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