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6月3日訊(記者 鄧雪婷)在綠樹掩映中,一座白底藍紋的公廁坐落在枝繁葉茂的社區公園旁,這是鹽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新建成的街頭小型藝術公廁。日前,記者從鹽田區了解到,鹽田區新建的3座藝術公廁外觀建設獨特新穎,內部設施完善智能,已于5月底正式對外開放。
6月3日,記者實地走訪轄區街頭小型藝術公廁發現,其整體環境干凈整潔。每座公廁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包括2間男女廁所、1間無障礙與母嬰室一體化的廁所。公廁兼具人性化和智能化,廁紙、洗手液、烘干機等一應俱全,每個廁所內配備了自動開關門系統、地面及馬桶自動清潔系統、語音提示系統等智能裝置,各個系統通過智能處理器連接控制,可對廁所的相關數據進行檢測和記錄。當市民使用完廁所后,門自動關閉,地面和馬桶自動清潔裝置開始工作,地面噴出高壓水流清洗,馬桶圈會滑入后側,進行噴水清潔和烘干。
鹽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公廁選址需結合人流量及使用頻次情況,鹽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多次實地勘察,最終選址在海景二路黃金珠寶大廈社區公園、西山嚇公交站臺旁和大梅沙公交場站綠地內建設。2019年5月31日,3座街頭小型藝術公廁已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天6時至22時。公廁實行專業化、精細化專職人員保潔管理,并免費提供廁紙和洗手液。
其中,位于聞檀道與環碧路交界的街頭小型藝術公廁,附近有大梅沙公交場站、梅沙小學、鹽田外國語學校,極大地方便了司機、乘客、家長、游客如廁需求。第一次使用街頭小型藝術公廁的吳先生對此公廁稱贊道:“公廁干凈又智能,靠近公交站的地理位置很好,方便市民如廁需求。”
記者了解到,為全面提升公廁建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深入推進城區品質躍升,2017年開始,鹽田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廁所革命”行動,對所有公廁的管理服務、硬件設施、市民如廁意識等進行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為提升工作效率,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對全區125座市政公廁、社會公廁統一進行了摸底造冊,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提出明確的改造建議,力求全區公廁圍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確定的改造標準開展。
為進一步鞏固“廁所革命”先行區,2018年,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又開展了“再提升”行動,市政公廁方面,進一步提升了公廁管理服務標準,除提高保潔標準、配置廁紙等“規定”動作外,又針對部分中心旅游區域,延長了部分廁所的開放時間,個別公廁實行了24小時開放,并做到了24小時不間斷保潔服務;社會公廁方面,試行了對加油站、文體場館以及部分企業管理廁所施行管理費用補貼,增加保潔頻次,配備了紙巾、洗手液等,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公廁的管理服務水平,并聯合相關部門以及各街道辦每周開展一次“周三查廁所”全面巡查行動。2019年,鹽田區在深圳市公共廁所環境指數測評中,每月測評成績均位居全市十個區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