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洗澡不幸觸電身亡,十天兩起悲劇,用電安全每個人都要注意!
6月13日我們報道了
龍華觀瀾桂花新村發生一起悲劇
一位女租客在家中洗澡時
熱水器漏電導致觸電身亡
時隔十天
6月22日中午
龍華區觀瀾街道放馬鋪村
一棟居民樓內
再次發生類似悲劇
一位女租客同樣在洗澡過程中
不幸觸電身亡
女子進入浴室洗澡突然發出喊叫聲
昨天下午五點左右,記者趕到事發的觀瀾放馬鋪村5巷,現場已經拉起了警戒線,遇難的黃女士家屬守在事故發生地外,情緒十分激動。
據廖先生介紹,事故就發生在中午十一點多,自己與妻子剛從市場收檔回家,妻子準備洗澡休息,可她剛進入浴室不久,意外就發生了。
120現場搶救宣告不幸身亡
在聽到妻子大叫一聲后,廖先生馬上進入浴室查看,發現妻子已經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廖先生當下立即意識到,妻子很可能是觸電了,便立即將電閘關掉并撥打了120。
▲事發房間
盡管120快速趕到了現場,但經過現場搶救,黃女士仍然沒有醒來。
事故發生時該棟多住戶均感到觸電
廖先生夫妻倆租住的這套房子,位于該棟二層,面積大約七八十平方米。事故發生時,廖先生觸碰到電閘和墻壁時,都有明顯觸電的感覺。
而在事發時,該棟樓的其他樓層住戶表示,他們也感覺到家里電器有漏電的情況。警方趕到現場后,將該棟所有住戶全部勸離,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對居民樓的配電箱進行檢測。
初步調查疑似三樓存在電表漏電現象
據了解,死者黃女士今年28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平時與丈夫在深圳工作,四五年前租下了這套房子。廖先生表示,一直以來,都沒有發現該房子有漏電的情況,也沒有擅自改裝過電路。
記者隨后致電該樓房的房東對情況進行了解,但接通后房東迅速掛斷了電話。街道辦工作人員和民警在現場調查情況,并將總電閘貼上了封條。
安全重于泰山
小編在這里也為大家
收集了觸電事故的
預防措施以及緊急處理辦法
01
深圳是全國用電量排名第三的城市,觸電事故多集中在零星和小散工程涉電作業領域。
02
根據專家分析,電工觸電的常見原因主要是:第一,單憑經驗操作;第二,違章作業;第三,電氣設備種類繁多,電工難以對所有方面都熟悉;第四,一些經常性移動的電氣設備和便攜式電動工具在沒有保護措施下經常移動,很容易造成絕緣破損或火線碰殼,從而引發觸電事故。
此外,不利的環境、電氣設備缺乏保養以及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因素,也是導致觸電事故頻發的原因。
03
針對深圳觸電事故的特點,深圳市采取了相關整治行動:部署開展進一步加強電工作業人員培訓教育和執證上崗執法檢查工作;根據國務院安委辦、省安委辦的統一安排,開展打擊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專項治理行動。
04
觸電是電擊傷的俗稱,通常是指人體直接觸及電源或高壓電經過空氣或其他導電介質傳遞電流通過人體時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觸電后,嚴重的會導致心跳和呼吸驟停。超過1000V的高壓電還可引起灼傷。
要避免觸電,可做好預防漏電的措施,比如安裝漏電保護開關。不過需注意的是,只安裝漏電保護開關還不夠,一定要同時安裝漏電保護開關,并且接上地線,才能達到預防觸電的功能。
此外,漏電保護開關也是有有效期的,為了安全,每月應按一下上面的測試按鈕。
05
想檢測家庭電路是否安全,除了請專業電工,普通市民也可在五金店或通過網購購買一款名叫“插座檢測儀”的家用小工具,然后將它插在家中各處插座孔,對照說明書和指示燈即可迅速測試出家里的線路接地是否良好、零火線是否接正確、漏電保護開關是否有效。
若發現家中電路有任何風險,記得第一時間找專業的電工進行維修,以及時消除隱患。
06
專家介紹,人被電擊后很多時候是處于假死狀態,一般在4分鐘之內若能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體外除顫等急救措施,那么存活率是很高的。在可見的情況下進行搶救的話,總體存活率會達到70%-80%。
07
人員被電擊后,可這樣進行心肺復蘇:
一、確認人員脫離危險環境;
二、讀6秒判斷是否有呼吸(人發音四個字節為一秒,因此急救員念“一千零一”是一秒的依據);
三、請他人幫忙撥打120;
四、30組胸外心臟按壓:脫除病人衣物,以兩乳頭中間作為按壓點,按壓30次,每次按壓深度為5厘米左右;
五、2組人工呼吸:捏住病人鼻翼,吸一口氣,雙唇包住對方嘴唇,緩慢將氣體吹入;
六、觀察與循環救援:以30組胸外按壓和2組人工呼吸為一個循環,做完后讀秒判斷病人是否有呼吸,直至專業急救人員趕到。
08
心肺復蘇主要是為后續的除顫爭取時間。一般來說,心博驟停后,最終還是要依賴AED(除顫儀)等這樣專業的心臟起搏設備讓心臟重新起搏起跳。若事故現場有AED,非專業人員也可使用其對觸電者進行搶救。
目前深圳多個公共場所
均已投放AED設備
后續還將逐步在
全市更多的公共場所配置該設備
第一現場、壹深圳客戶端記者:楊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