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新疆和田市納爾巴格街道方圓26公頃的區域因為巷道是一圈一圈分布,被當地人稱為“團城”。歷經三年改造,眼下“團城”不僅保留原有風貌,還融合現代化的建筑風格與管理方法,重點打造民俗街,讓老城區煥發出新活力,成為和田旅游的新名片
和田團城地處城市中心區域,建筑風格是南疆典型的傳統樣式,團城因中心發散,街巷周邊環繞而得名,體現了沙漠綠洲中人類與自然的協調,是南疆最具典型的傳統民俗街區之一。其中“阿依旺”民居建造技術被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在改造前,這里的房子破破爛爛,水電氣不是很完善,消防通道也很狹窄。”和田團城改造指揮部總工程師阿巴拜克介紹,改造后,迎賓通道打通了,居民生活改善了。雖然團城是在市中心的棚戶區,但他們是以5A景區的目標來設計和規劃。
據了解,改造工程是2016年7月開工,17年底完工,去年正式對外開放。截止目前,一期共投入4429萬元,已完成開普臺巷97戶改造工作(重建85戶,改造12戶)。二期擬投入2.29億元,計劃改造994戶,將于2018年年底完成,現已開工建設800戶,已主體完工裝修230戶。三期投入1.1億元,計劃改造401戶。
阿巴拜克透露,2019年,和田政府計劃將老城區(團城)改造打造成獨具和田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歷史街區,5A級旅游景區與區域旅游結合提升區,新疆長治久安舊城綜改示范區。
同時,不斷規范老城區(團城)商業,并形成系統,形成網絡。項目的建設可以發展餐飲業,售賣各種手工業產品、特色民族產品、民族飾品,并形成一定規模的玉石雕刻、編織、民族服飾裁剪、印染彩繪等民族手工藝作坊,保護地方的傳統手工業文化,形成特色文化,吸引外來游客的入住并安排其出行線路等從而帶動和田城市旅游經濟的發展。
23歲的木海熱木職高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面包師,但作為手工木雕第七代傳承人,她又回歸了傳統手藝。“我是去年6月搬過來的,這里的年租金1.6萬,每個月能盈利3、5千。”木海熱木說,“我以前在巴扎擺個攤出售手工木雕,生意不能保證,現在團城游客量很大,有了集聚效應,生意也好了。”
阿巴拜克透露,今后,團城將打造和田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圈,用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來,助力和田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