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彭桂紅 實習生 覃鈺清)7月13日早晨,艷陽高照,羅湖區外國語學校和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共計60多名學生和家長來到了深圳河支流——水庫排洪河河畔,在東益志愿者協會志愿者的帶領下實地了解了河道保護情況以及巡河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同學們化身“小河長”與志愿者一起為河道“體檢”。
活動過程中,東益志愿者協會負責人陳燕紅為學生和家長介紹了水庫排洪河的基本情況,同時向同學和家長科普水資源保護知識,號召同學們從自我做起保護河流,保護珍貴的水資源。陳燕紅說:“水質的好壞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這次帶孩子們巡河的目的,在于希望他們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環保意識,然后再去影響他們的父母,影響更多身邊的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生活的環境才會越來越好。”本此活動過程中志愿者還帶領同學們了解了有關河流排污口的知識,同學們通過觀察不同排污口的水質變化也做起了“小河長”。來自深圳中學的志愿者邵同學說:“環保離我們生活其實特別的近,身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水資源與水污染等問題?!鄙弁瑢W的家長也表示通過本次活動能讓孩子們學習到這種義工投身于的精神,為祖國的綠水青山貢獻一份力量。
眾人拾柴火焰高。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記者了解到,東益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堅持每日巡河(布吉河羅湖段、水庫排洪河),從不間斷,這份堅持也得到了社會各行各業支持與幫助,讓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