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廣東高考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的投檔已經完成
全省8萬多名考生如愿考上大學
6月底高考成績放榜時
全省文理前50名的“牛娃”
走到聚光燈下
而今,他們紛紛考上清華、北大等理想名校
令人感興趣的是
這些“牛娃”成長的家庭環境怎樣?
父母的職業有什么特點?
南方教育智庫
向這100位學霸派發了調查問卷
他們給出了答案
1、父母職業最多的是教師、公務員
分析調查問卷發現,來自全省15個地市的100位“牛娃”,幼兒園及12年的中小學求學經歷,大部分都在公立學校完成,其中小學階段在公立學校就讀的比例將近90%。
他們的父母職業多樣,其中比例較高的是教師26.32%、公務員21.05%、商人18.42%。父母學歷超過70%都是本科生,專科生和碩士生的比例為第二、第三位。
談及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將近40%的“牛娃”與父母像朋友一樣暢所欲言,60%的“牛娃”選擇與父母互相尊重,但也有所保留。
充分溝通后,父母子女了解的程度更深,與之對應的是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值更貼合實際,將近80%的“牛娃”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合理的范圍之內,15%認為父母不重視自己的成績,僅有5%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了。
2、35%“牛娃”參加特長愛好培訓班
不少人很好奇,“牛娃”是如何培養的?是否需要參加課外輔導班?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75%的“牛娃”在課余時間都參加了輔導培訓,其中近35%參加以特長愛好為主的課外培訓,近40%參加學科培訓。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賀懷遠參加一些課外補習班,對此他認為,自己有興趣就上,不必強迫自己。
談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少“牛娃”透露了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超過11個人表示對數學感興趣,把數學當作自己的愛好,籃球、英語、鋼琴也是不少人的拿手技能,也有人對編程、哲學、演戲感興趣。
茂名高州中學的朱權浩喜愛玩游戲,他曾是2016年茂名市中考的第一名,然而在高一時有段時間沉迷游戲,成績下滑明顯。“未來的選擇在你的手里,自己把握好,為自己負責。”父母規勸他。朱權浩反思悔改,把心思放回學習上,周末回家也自覺限定玩游戲的時間。“我總結了個道理,人應該有規律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朱權浩說。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羅雯昊說,她暑假決心重新練習鋼琴,并去學吉他。此前她已經在小學六年級過了鋼琴八級。
不論學習再緊張,80%的“牛娃”還是基本保證了6-7小時的晚間睡眠,還有超過70%的“牛娃”堅持午睡,為下午的學習充充電。
談及在高中戀愛,63.16%的“牛娃”沒談過戀愛,但對此并不反感;18.42%的“牛娃”雖然沒談過,但是反對中學戀愛;10.53%的“牛娃”談過戀愛,并且認為與學習沒有沖突;7.89%的“牛娃”談過戀愛,但是他們很坦然地承認,這對學習有影響。
3、心態是高考勝出的重要因素
高考是如何勝出的,想對師弟師妹說些什么?“牛娃”們不約而同提到心態的關鍵作用。
也有“牛娃”給師弟師妹出招,要準備錯題本,聽老師的話、跟緊教學節奏,還有鼓勵師弟師妹要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佛山石門中學的區成鑄說,高三壓力很大,他的放松方法就是跑圈,“一次跑十個圈,一個星期跑兩次。”問到有什么想對師弟師妹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學習。”
汕頭潮陽實驗學校的林洺桐給自己高考備考之路總結了三個詞:信心、耐心跟決心。他說,首先要對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考上心儀大學,這樣才有動力向目標前進;其次是耐心,高考是一場馬拉松,考的是三年的積累,一定要有耐心攻克學業上的難關;再次是要有決心,因為高考最終的目標是考上理想大學,需要朝著目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