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中國單身成年人口超2億,你的對象在路上了嗎?90后單身原因竟是...

2019-08-07 15:46來源:深圳新聞網

小編最近被暑期各種熱播劇甜暈了,

同樣被他愛她,她愛他的劇情

迷得如夢如幻的朋友們,

請舉個手!

看到這條

#中國單身成年人口超2億#

熱搜了么?

繼上次參與了

#中國人一年吃掉2萬億零食#

小編又如此幸運的

參加了一個大項目?

又是一年七夕節,很多人調侃自己去年單身,今年單身,明年可能還單身。單身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那么到底單身人口有多少呢?

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15歲以上青年,包括未婚、離婚和喪偶的單身人口已達2.49億,占2017年總人口的17.9%,相當于英國、法國和德國人口的總和。

單身就算了,

一到各種節日,

就要被朋友圈各種曬紅包的酸哭,

不過,

今天要讓你們失望了!

6日晚間,

騰訊微信團隊在官方微博宣布:

"七夕沒有520紅包,你們可以放心了"。

為什么單身人口這么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成長的90后

對待婚戀的看法也在發生著變化。

七夕之際,

為更好地了解90后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

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

“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

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

針對全國90后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

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調研結果顯示,一線城市單身占比持續領先,流動人口的單身率更高;90后單身原因TOP3: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于完美;超8成90后渴望改變單身狀態,且男性脫單迫切度高于女性;90后的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近7成單身青年表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擇偶標準,超半數90后可接受租房結婚;6成90后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一線城市單身占比持續領先

流動人口的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布情況來看,單身90后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占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90后單身原因TOP3

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于完美

調查結果發現,圈子小(40%)、工作忙(15%)、對愛情幻想過于完美(12%)為90后單身的主要原因。就性別差異而言,除了圈子小之外,男性單身的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不擅交際(33.53%)、工作忙(32.07%)以及經濟條件不理想(19.02%)。女性單身的主要原因則是對愛情幻想過于完美(29.67%)、工作忙(28.04%)及性格內向不擅交際(14.82%)。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越容易受困于生活圈子小和工作忙帶來的擇偶問題,而且博士人群對愛情幻想過于完美的比例比其他學歷的人群更高。

對此珍愛網情感專家張莎莎表示:“90后的很多觀念受到影視劇書籍等多方面的影響,容易產生兩方面的偏差。一是對愛情有過高期待,表現為擇偶不理性,過高期望。二是對愛情有一些悲觀,表現為自卑,裹足不前,可能還會借由工作忙、不擅交際等原因若有若無地拖延逃避。因此,建議青年男女不要“想太多”,而是拿出實際行動,走出自己的社交圈、接觸更多的異性。在實際與異性的相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超8成90后渴望改變單身狀態

且男性脫單迫切度高于女性

針對婚戀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8成(86.28%)單身男女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愿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于脫單,渴望改變現狀。

單身男女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向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周圍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感。此外,與刻板印象中“有錢就不需要結婚”的觀點相反,超6成月收入2萬以上的單身青年向往婚姻,渴望人生圓滿。

數據顯示,近三成單身男女渴望1-3個月內脫單,希望在6個月以內脫單的男性占比明顯高于女性,而愿意等待半年以上的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可見在脫單訴求上,女性更傾向于“慢慢來”,男性則更追求高效。


90后脫單方式TOP3

親戚朋友介紹婚戀社交軟件工作接觸

隨著社會的發展,單身90后脫單的方式也變得更新穎多樣。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后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愿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于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的是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更愿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新興方式脫單。

對于理想的脫單方式,90后更傾向于工作接觸、親戚朋友介紹以及泛社交活動;與拒絕辦公室戀情的傳統觀點不同,90后不排斥在工作場合與異性締結浪漫情緣。

此外,在脫單這件事上,單身人群希望得到的幫助主要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90后的主要幸福感來源

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余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后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深入研究發現,男性對“擁有心儀對象”的需求比例(6.67%)略高于女性(3.17%),女性則是在擁有要好朋友的比例(28.79%)上高于男性(6.67%),且因為穩定收入感到幸福的女性比例(60%)比男性(53%)更高。可見,女性更容易從穩定的收入中獲得幸福感。

此外,對于未來的預期,實現經濟獨立、實現職業發展與提升個人技能為90后主要的努力方向;女性最渴望實現努力工作和經濟獨立,而男性則最渴望實現職業發展。


90后的主要壓力來源

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發、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后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門當戶對”新觀念

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的匹配;且收入越高者越看重“門當戶對”

傳統婚姻中一直講究的“門當戶對”,“9102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調查顯示,超7成單身男女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且有50%的單身90后贊同“門當戶對”的觀念,也有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對此,珍愛網情感專家張莎莎表示:“對于收入高的人群來說,已經在物質上得到了基本滿足,因此會更期望伴侶與自己的“精神契合”。我們中國人說的“門當戶對”,常被認為是物質和社會地位上的一致,這其實是片面的理解。相似的物質基礎更容易誕生出類似的精神觀念。事實上,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對婚姻更加重要!建議大家在尋找未來伴侶時,著重去了解對方的價值觀和金錢觀,看看對方對于生活的態度、對于人生的計劃,對于社會的需求是否與自己一致。這些觀念若相差巨大,對于婚姻,對于人生的目標就不一致,婚姻關系難以穩固。”


7成父母不過分干涉子女婚戀

而女性在擇偶過程中更“聽媽媽的話”

90后的婚戀觀發生著變化,他們的父母對此又有怎樣的反應呢?調查顯示,超7成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這也證明經濟獨立,可以讓單身男女在婚姻方面有更多的話語權。

深入分析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擇偶建議主要體現在對方人品、家境及經濟條件的意見,所以想要獲得對方父母的認可,人品能否經得住考核是最關鍵的一步。

面對父母的擇偶建議,50%的女性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另外,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近7成人表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擇偶標準

超半數90后可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7成90后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后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愿;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于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

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后接受租房結婚,超4成90后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新型婚戀觀在慢慢崛起。


90后的婚姻

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6成90后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1成(7.97%)。另外,有近7成90后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有11%的90后認為可以先成家后立業。

對于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5成單身人群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其次3成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于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男女支持分工合作或者誰有時間就誰做,而不再是單純地男生或女生一人包干,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漸平等。

39.93%的90后贊同誰擅長理財則誰掌握家庭財政大權,36.9%的單身男女贊成共同掌管家庭財政權,21.74%的單身男女贊同較傳統的女方掌管財政權的觀點,只有1.43%的單身男女支持男方掌管財政權。男女雙方共同投入時間與精力參與管理家庭財政的情況有可能成為新趨勢。

各位單身的朋友們,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

小編忍不住為你們點一首

你參與這個2億大項目了么?

又想對單身的成年人說些什么呢?

評論區說說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綜合珍愛網、北京商報新媒體、澎湃新聞、新浪微博等

編輯:盧彩萍

校審:施翔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高暢韻]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 欧美最大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91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