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znews.com/pic/2019-08/15/abe5f76b-ddd0-438f-bf42-8dedeaa1adb97ce9492e-b5d1-4511-9cb7-3ed1eb766cbb.jpg)
帶傷堅持工作,產業扶貧促增收
2017年10月,戴浩洋在扶貧回家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和椎管狹窄變形。但他帶著腰傷堅持奮戰在扶貧一線,甚至將會議開到了醫院病房,在病床上與鎮村干部商討扶貧工作。
蒲田村可開發土地少,產業項目匱乏,這一直是困擾當地村民脫貧的難題。如何挖掘蒲田村產業潛能,戴浩洋絞盡了腦汁。為有效利用蒲田村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優勢,他積極聯系農業、旅游發展企業對該村作了實地調研,明確要重點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為此,他積極推動村委會和河源市東源縣順農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了“蒲田村百果鮮摘園扶貧產業項目”,通過整合當地優質生態、人文風俗等資源,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有機農產品、手工竹制品、農家樂飯店、鄉村客棧等旅游配套項目,有效撬動了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帶動了蒲田村的產業升級發展。截至2018年底,該項目已返還村集體地租17.6萬元,發放村內務工人員工資9.4萬元,分紅22萬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