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8月1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 實習生 李威瑢)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再次受到矚目。
《規劃綱要》指出,深圳將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同時,深圳將定位“科創之城”,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及其他公開報道的數據來看, 深圳的科創實力與日俱增。
2018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高達1.44萬家,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廣東省內排名第一。
2015年以來,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率均高于20%,2016年達到45.49%,為近年最高。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顯示,高新技術主要分為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及資源與環境技術八大類。
深圳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電子與信息技術。2018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為23872億元,其中電子信息技術產值約為21446億元,占比近90%。
專利申請方面,深圳在全國同樣處于領先地位。《深圳市2018年度知識產權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共受理專利申請432.3萬項,深圳專利申請量為22.9萬,高于北京、上海、廣州。
南山區作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專利申請量位居全市首位,達6.1萬項,其次為寶安區,申請量約5.1萬項,龍崗區位居第三,申請量約3.3萬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