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29日上午,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發布了
2019廣東企業500強榜單!
這三家位居廣東企業500強前三位的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均來自深圳。
廣仔梳理榜單,
發現了這四個趨勢:
1.從區域分布看,
九成企業來自珠三角,核心區集聚帶動明顯。
2.從企業規模看,
營收超千億企業達21家,特大型企業是支柱。
3.從行業分布看,
制造業企業成為廣東產業走向國際的名片。
4.從發展動能看,
創新動力與市場活力讓企業發展雙壁合一。
讓我們來逐一分析分析~
↓↓↓
龍頭企業在珠三角城市群加速集聚,對全省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明顯。
在這份榜單中,500家入選企業分布于廣東19個城市。其中,超過九成來自珠三角城市,前10強企業來自廣州、深圳、佛山三市,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1千億的21家企業同樣來自珠三角,其中深圳11家,廣州6家,佛山2家,珠海和惠州各有1家。
區域分布上看,呈現4個梯隊:
深圳、廣州位居第一檔,199家深圳企業、161家廣州企業入選。
40家入選企業來自佛山,獨占第二檔。
東莞(17家)、珠海(12家)、惠州(11家)、汕頭(10家)、中山(10家)位居第三檔,其中來自粵東地區的汕頭有10家企業入選,表現突出。
其余城市則位居第四檔,其中江門、肇慶各有7家,清遠、湛江各有4家,梅州、韶關、潮州、陽江各有3家,揭陽、茂名、云浮各有2家。
2018年,廣東500強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總和達到13.23萬億元。其中,排名前三的中國平安、華為、華潤三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合計就超過2萬億元。包括這三家在內,營收超千億元的特大型企業達21家,其中民營企業達到10家。
此外,廣東進入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達13家,較去年增加一家。
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兩個趨勢:大企業的穩健發展成為廣東經濟的重要支撐;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日趨提升。
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企業251家,占比50.2%;服務業和流通業企業239家,占比47.8%;綜合性企業10家。
從數量上看,500強中制造業企業數量有所增加。
此前不久,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公布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上,來自廣東的華為和正威國際分列第一、第二,美的集團位居第七。放眼全國,廣東在全國民營制造業10強中占據3席,江蘇、浙江、山東各占據2席,北京占據1席。
今年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中,廣東有13家企業上榜,其中以制造業為主營業務的占了6家,而且排名相對靠前。
廣東的制造業企業已經實現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服務業方面,和去年相比雖然數量比例下降,但營業收入增長更快,前100強中的服務業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比上年增長18.86%,高于前100強企業16.19%的平均增長速度。
有兩個特征在今年榜單中體現得格外明顯:民營企業活力足,研發投入強度持續提升。
2019年入榜廣東民營100強企業中前10強的平均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4%。
民營企業實力強勁的背后,除了廣東市場環境較為優越之外,從企業自身看,則是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正在迎來收獲。
廣東100強民營企業中有70%持續開展技術創新:華為、美的、比亞迪等企業的研發投入凈值位居前三名。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18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排名中,華為以5405份的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雄踞第一”。
入榜2019廣東創新100強的企業中,從科研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來看,最高的企業達到19.27%,企業平均科研投入同比增長18.03%,反映整體上企業的科研投入增長較快,加快了自主創新的速度。
現今,廣東省全面推行“智能制造”與“互聯網平臺創新”相融合的產業技術系統數字化變革。廣東2018年技術成交合同額突破1000億元,專利質押融資規模居全國第一。
通過創新實現產業升級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廣東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