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怎么就到了騙子手中?
體驗了48個小時后,民警不堪其擾,注銷了賬號。但時至今日,仍然會收到不少“高風險電話”和“詐騙信息”。
按理,只有注冊的招聘企業才能夠獲得求職者的信息。那么求職者的電話是如何流入到騙子手中呢?
一再追問下,一名騙子道出了“可能的真相”:只要花錢就能拿到。
(QQ上與騙子的對話)
民警也曾嘗試以“企業”身份注冊,但未通過平臺審核。相比求職者只需要一個手機號碼就可以注冊,網站對入駐企業的把控措施相對嚴格。
但民警發現,網絡上一些信息黑產交易群中,認證通過的企業賬號竟是明碼標價的。
(信息黑產的報價)
那么,招聘網站中究竟隱藏著多少掛羊頭賣狗肉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