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從衣食住行看新中國70年的偉大變遷

2019-09-30 14:06來源:深圳新聞網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9月3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毓瑾 陳蘇雅 施冰冰 戰旗 劉婷)新中國成立70年,偉大歷程彪炳史冊,輝煌成就舉世矚目,經驗啟示彌足珍貴。深圳新聞網小編試著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用小切口梳理大歷史,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向您呈現一幅豐富、生動、立體的人民生活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畫卷。

【衣】70年,中國人衣著漸成“流動風景線”

服飾從古至今便一直是時代社會的縮影,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發展而逐漸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推廣胡服是由于戰爭方式的變化,為騎馬便利;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子們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開始強調自我個性解放,于是就出現了褒衣博帶的流行時尚;而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既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

由此可見,服裝服飾的每次變化都反應了當時的社會圖景、人文狀貌,折射出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情感和精神需求,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質。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們從“干部服”“列寧裝”,到近乎一樣的藍綠灰著裝,再到現在的“破洞褲”“一字肩”等多元化時尚……衣著服飾的變遷體現了我國社會的革新,讓我們看見了新中國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

拼版照片:上圖為1957年,天津市縫紉供銷社職工在用舊大褂改制當時女性流行的服裝——“布拉吉”(俄語“連衣裙”的音譯)(新華社記者梁一丁攝);下圖為2019年6月20日,天津工業大學針織與針織服裝系教師匡麗赟在學校教室使用服裝企業廢棄的舊面料進行創作(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舉進入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中國紡織工業的貿易順差,由2000年的391.5億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2646億美元,而同年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順差為5945億美元,占據近半壁江山。中國紡織工業在世界范圍后來居上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形成“衣被天下”的大格局。衣服的生產增長和紡織工業的發展,只是中國經濟騰飛的一個縮影,由此可以窺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中國近年來出現了街拍文化、漢服文化、蘿莉文化等,這是展現了人們對于衣著服飾有著和以往不一樣的需求,不再只是穿的暖、足夠穿,更多的是要穿出自己的個性和審美。管仲曾經說過: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衣服就是一面鏡子,人們的精氣神和生活變化都能在上面體現出來。一組數據顯示,五年間中國買手店從70余家發展到500余家,增長了6倍多。買手店的城市分布也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散。在消費升級帶動下,消費者希望買到個性更鮮明的時尚產品。

今天,在中國城市的街頭既能看到身著吊帶裙,腳踩高跟鞋的都市麗人,也能看到“仙氣飄飄”的漢服愛好者,還能看到身姿挺拔穿著西裝的白領。中國的衣服消費已經從生存型向多元化、個性化升級。70年,服飾的轉變見證了一個越來越富足的中國,見證了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中國,見證了一個越來越自信的中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林毓瑾]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