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貝更新項目共分四期建設,預計2030年建設完成。圖為湖貝片區規劃設計圖。
原標題:醞釀改造20余年 湖貝將驚艷蝶變
湖貝統籌片區更新規劃獲批,項目共分四期建設,預計2030年建設完成
深圳商報2019年10月08日訊 作為羅湖區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工程,湖貝城市更新統籌片區(一期)項目在國慶前夕奠基。此舉標志著醞釀改造長達20余年、規劃周期10年之久的湖貝片區更新終于修成正果,其專項規劃今年9月獲市政府正式審批并具備局部動工條件。
探索公眾參與城市規劃路徑
羅湖區城市更新局局長陳磊峰在近日舉行的羅湖“雙周發布”會上介紹,湖貝片區改造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由于種種原因前期進展緩慢。湖貝項目位于羅湖核心地段,改造范圍東至文錦中路,西靠東門中路,南臨深南大道,占地40公頃,拆除用地面積30公頃。作為深圳更新難度最大的片區,為破解利益協調難題,市政府以首個更新統籌片區的形式,將其列入2013年全市第一批更新計劃。
湖貝更新計劃一經公布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長達十年的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始終秉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專家領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原則,將其定位為傳承歷史文脈的人文藝術中心,建設成為新興業態聚集的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域,力爭打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地標。
緊湊集約新舊共生
湖貝項目規劃的最大亮點是在湖貝文化公園內原址保留活化廣府文化的舊村,展現一個純正嶺南建筑韻味的村落。圍繞公園布局退臺式地景商業及大型文化設施,以連廊相連,營造了舊村、公園與商業“三位一體、無界融合”的人文公共綠心。
結合湖貝文化公園,面向深南大道形成200米寬的公共開放空間。采用無圍墻、小街區的商業布局,串聯多個口袋公園,延續羅湖傳統的街道體驗。利用多首層開放式街區,讓垂直立體的公共空間增添繁華魅力。規劃倡導地上與地下空間、市政及景觀四個一體化的創新設計理念,通過地下空間的統籌開發,構建站城一體的強大交通基盤。
傳承歷史文脈 打造文旅勝地
湖貝南坊舊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間,現存“三縱八橫”的格局,懷月張公祠以及上百間特色民居,是典型的廣府系、坊巷式排屋村。
湖貝項目規劃運用三維激光測繪、無人機攝影技術,全方位采集舊村信息,識別特色風貌保護要素,明確街巷尺度、空間肌理、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納入剛性管控。在規劃中劃定核心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將舊村用地移交政府,確保保護和活化利用落地,達成共贏的最優方案。規劃明確湖貝舊村核心保護和建設控制范圍14478平方米。
活化后的舊村,將是一個向市民開放、讓大眾參與的傳統建筑風貌區。規劃中特別注重保留原有的地貌肌理,傳承“三縱八橫”的街巷格局,挖掘現有的傳統元素,融合嶺南建筑特色,修復破舊的房屋。利用舊石材鋪設街巷,延續舊村風貌和空間尺度。特別是將懷月張公祠修舊如舊,營造濃厚的人文場所。修繕牌坊與月池,再現湖貝大圍背山面水的格局。
羅湖產業高地和文化地標
由華潤置地實施的湖貝統籌片區更新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220萬平方米(地下20萬平方米),將成為未來全球范圍內,千萬級人口城市主城區屈指可數的標志性都市綜合體。
項目將引入大型總部企業和國際機構,打造多元頂級產業聚集的總部基地,鞏固提升羅湖金融、商服、商貿等三大產業,為羅湖經濟注入新動力。規劃建設4萬平方米的大型文化設施,包括大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等,引入世界級展覽及劇目。
湖貝項目還規劃有49萬平方米的商業,擴容并升級東門商圈,打造多元業態的國際潮流消費中心。
湖貝項目共分四期建設,預計2030年建設完成。其中一期占地8.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0.5萬平方米,總投資208億元,預計在2024年建成。預計在2028年湖貝地標塔樓落成。(記者 王斗天 通訊員 周鈺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