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0月3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施冰冰)10月30日,記者從“智龍華”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為慶祝第三個“深圳人才日”,11月1日龍華區建設的全國首條人才綠道將正式開通示范段。
作為一條全國獨有的人才綠道,到底有哪些驚艷之處?
人才元素又如何與綠道景觀和諧相融?今天,給大家劇!透!一!下!
人才綠道
△人才綠道效果圖
人才綠道位于環城綠道民治西段,是我國首條以“人才”為主題的綠道。北起深圳北站中心公園,途經亞寄山,南至南坪快速玉龍立交橋底,毗鄰西麗大學城和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全長約6.6公里,其中主線4.7公里,支線1.9公里。
以打造城市與自然交匯、科技與智能彰顯、人才與文化融合為原則,通過將大量的人才元素融入綠道景觀的方式,打造“串園景連山城,敬人才享自然”的環城綠道典范,彰顯深圳愛才、聚才、識才、育才的態度與決心。
整體規劃理念從人才政策的改革開始,經過人才匯聚、培育、拼搏、奉獻到蝶變的完整歷程,規劃了群賢廣場、求知花園、拼搏巖嶺、奉獻之路、蝶變溪谷5大主題景點,講述了人才來深圳的奮斗故事,同時在登山道沿線建有攬賢臺、人才臺、聚賢坡等若干休閑小節點,體現“深愛人才,圳等您來”的美好期盼。
群賢廣場
本節點由改革之路、群賢廣場和人才驛站三部分組成,環廣場登山道沿線建有攬賢臺、人才臺、聚賢坡三個小節點。
01
改革之路
改革之路總體長度為120米,蜿蜒曲折的改革之路寓意著深圳人才生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深圳市成立特區開始,在深圳人才改革發展之路上選取了21件人才大事件,以時間軸的方式進行串聯,其中8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以立體年代數字方式呈現,其他13個重要節點以石階雕刻的方式呈現,展現了深圳對人才政策和制度的探索,代表著深圳在不同時期為求賢引才而做出的革新。
△效果圖
02
群賢廣場
群賢廣場取名源于《蘭亭集序》中的“群賢畢至”,寓意匯聚天下賢能之才。廣場占地面積約5600平方米,主要由花崗巖鋪設而成。廣場作為人才綠道示范段的主題景點,象征著深圳人才門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核心人才觀,打造群賢廣場作為每年11月人才節日的活動場地之一。借用《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的典故作為設計理念打造水景從廣場中彎曲而過,同時采用簡化的全國鐵路網鋪裝,寓意五湖四海、人才匯聚,歡迎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來深圳,為深圳發展添磚加瓦。
△效果圖
03
人才驛站
驛站占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建筑設計現代生態,俯瞰驛站由三個“人”組成,寓意“三人為眾”的理念,采用玻璃幕墻體現深圳透明的人才政策。驛站分為室內和室外部分,其中室內設有多功能廳、展廳、報告廳、會議室、書吧和人才服務站(目前多功能廳和服務站暫不開放),為人才提供會議、活動、展示、閱讀、休閑及咨詢等功能,室外也設有展覽、休閑等功能,以期打造成服務人才、宣傳人才的永久陣地。
△效果圖
攬賢臺
利用現狀平臺進行改造提升,場地形式由“人”字演化而來,廊架也取自“人”形元素進行設計,平臺北向俯瞰群賢廣場,南面則朝向求知花園,具有一攬眾英才之意。
△效果圖
人才臺
充分利用山頂地形,以“人+才”的形式組合而成,取名為人才臺。節點視線佳,東望深圳北站商務區,西眺長嶺陂水庫,是一個絕佳的休憩觀景平臺。
△效果圖
聚賢坡
位于人才臺北側山坡,由三個小平臺及大草坡組成,半坡種植寓意聚賢引才的紫花風鈴木和鳳凰木,是遠眺城市山水的最好位置。
△效果圖
求知花園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求知花園以“智慧樹”“大學小徑”“自然教育中心”“人才林”等載體,將樹木的成材延伸到人才的培育,寓意著只有做好人才的培育,國家、民族才能繁榮昌盛。
智慧樹
花園的中心是由一棵鳳凰木和坐凳組成,取名“智慧樹”。以延伸的樹根為坐凳,上面標著中國大學的學科及專業。樹干要靠樹根輸送營養,從而長成參天大樹,而個人需要求知若饑,虛心若愚,不斷地學習吸收知識,才能最終成才。
△效果圖
大學小徑
環繞智慧樹一圈為“大學小徑”,展示深圳近年來建設或引進的大學信息,表達了深圳育才的決心和魄力!
自然教育中心
大學小徑一旁打造了“自然教育中心”,以“小小園藝家”“自然的奧秘”等相關的課程和主題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深入人才綠道,通過自然導覽、自然游戲、自然觀察、自然筆記等方式,在全方位體驗自然之美好的同時啟發好奇心和求知欲。
拼搏巖嶺
拼搏巖嶺是以昔日東榮采石場遺址改裝而成,保留了崖壁景觀,以其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巖生植物結合拼搏主題雕塑宣揚著深圳各行各業人才拼搏進取的“拓荒?!本?。
該景點位于亞寄山半坡懸崖之上,設計保留了昔日東榮采石場遺址的崖壁景觀,在深圳快速發展的幾十年中,采石場承擔著城市建設基石的角色,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深圳的建設者們創造了震驚世界的“深圳速度”,而這正體現了拼搏的信念與決心。
拼搏巖嶺的設計試圖恢復場地記憶,以石材結合銹板的形式塑造場地表達堅韌精神,同時保留現狀的巖生植物表達頑強拼搏的生命力。
用石頭構筑的景觀小品上,一條條流行語錄串聯起當年“闖深圳、下海潮、建設潮”等系列大事件,通過特殊的視聽裝置回放當年采訪的聲音,為游客講述一代代深圳人的拼搏史。
△效果圖
同時通過圓形平臺、環形廊架及地面的光圈等設計來展現新時代奮斗者的夢想與努力,正是有了他們的不懈努力,深圳這座活力之城才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這是我們的時代,一個最好的時代。
△效果圖
奉獻之路
“踏印前行,銘記人才”,沿溪而下,職業剪影躍然立于平臺之上;隨道而行,無數深圳人才砥礪前行的腳印引領著新的奮斗篇章。該景點以奉獻精神為主旨,通過鏡面剪影、沿途鑲嵌的腳印等方式展現,寓意著每一個在平凡崗位奉獻的人都應該被銘記。
6處主題平臺
在400米長的綠道中,設置了6處主題平臺,鏡面剪影選取了一些社會中具有奉獻精神的代表性職業(如醫生、教師、消防員、環衛、警察、義工等),游客通過與代表自身職業的鏡面互動,從而產生成就感與榮譽感,沿途印記上的文字內容是來自各國各行各業工作者的自我介紹,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充分感受“來了就是深圳人”,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效果圖
“百花齊放”主題植物設計
沿路兩側以“百花齊放”為主題植物設計,寓意著每一個人在深圳快速發展之路上,在人類發展的偉大征程上發光發亮。
△效果圖
蝶變溪谷
“蝶變人才,蝶變深圳”,蝶變溪谷是人才綠道的終點,也是深圳人才精神升華之地。在溪水沿線精心設計了卵、繭、蟲、蝶等主題系列小品,寓意著人才匯聚、培育、拼搏、奉獻與深圳蝶變式的發展息息相關。
正是因為深圳不斷改革和完善的人才政策,不斷優化的人才生態,大批的人才得以匯聚于此,也正是他們憑借著持之以恒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不斷拼搏與創新,奉獻自己的光與熱,才推動了深圳蝶變式發展。
△效果圖
天然的溪谷,沿線配上蝴蝶花、天堂鳥、鳶尾等寓意幸福的開花植物,營造出一片繁花似錦、彩蝶紛飛的溫馨景觀,代表著人才在深圳奮斗的成果,也寓意著人才內心滿滿的幸福感。
人才綠道不僅擁有融入大量人才元素的五大景點,LOGO也內涵深刻哦~
LOGO上半部沿用人才研修院和人才公園統一的“人才”符號語言,同時結合環城綠道的特點增加了綠色的環形筆畫,整體形成“道”字寓意。
目前,即將啟動的人才綠道示范段的主題景點群賢廣場已建設完成,其他景點預計于2020年年底和大家見面。
來源:智龍華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