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評論員 可木
深圳灣一直以來都是候鳥的天堂。每年9月至翌年5月,都有200多種、約十幾萬只候鳥受到深圳優美的生態環境、適宜的氣候條件吸引,在這里停留越冬。然而動物保護專家發現,有一些市民不聽勸阻向越冬候鳥投飼餅干、饅頭等食物,不僅妨礙野生動物正常的生息繁衍,也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
表面上看,向候鳥投喂食物是一種有愛心的體現,但這種“愛心”的背后卻有殘酷的真相——投喂的面包、餅干等食物對于候鳥來說,實際上有百害而無一利,該類食物蛋白質太低,長期食用會導致鳥類營養不良,也使候鳥可能會患上“安琪翅”,最終導致無法正常飛翔;一些掉落在水中的蛋糕、餅干等,將會腐爛變質,容易使水中滋生大量細菌,引起水中的藻類植物大量繁殖;而投喂完后隨意丟棄的包裝袋、紙巾等,不僅會造成水源污染,也有可能會被候鳥誤食……如此種種,最終的受害者,就是那些來深過冬的美麗候鳥。
其實,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公園和動物園,都有“請勿投喂野生動物”的警示牌及相關規定。比如在加拿大就有明文法律規定,即使是面對快要餓死的北極熊,也不能人工喂食,因為這會讓北極熊產生依賴,丟失了的動物賴以生存的捕食技能。
“禁止投喂”,不僅應該是人類的規定,其實也是自然界對所有生物的一個規定。隨意投喂候鳥,實則是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是缺乏對生命、對大自然的認識與敬畏,更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深圳灣公園方面獲悉這一情況后,表示將盡快在重點區域豎立禁止投飼候鳥的警示牌。但除了豎立警示牌外,相關管理部門還應加強監管,加大巡邏力度與宣傳強度。同時,我們也向每一位來觀賞候鳥的市民與游客以及所有拍鳥的攝影愛好者發出倡議,請遵守秩序游覽觀賞,科學理性表達愛心,及時停止投喂候鳥,讓每一只珍貴美麗的候鳥都能平平安安地過冬。
對生命的態度才是衡量文明的最高標尺。此次深圳灣公園擬設警示牌禁止投飼候鳥,體現的就是一座城市對于大自然生命的愛護與敬畏。“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這般世外桃源,希望能一直成為深圳最美麗的風景,也愿每一只候鳥都能被溫柔相待!
相關鏈接: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17期|互聯網信用查詢量激增 征信管理亟待立法 深圳可否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