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及幫扶干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迅速掀起全員學習宣傳熱潮。
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長、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總指揮王衛表示,要發揮深圳創新科技優勢,探索新技術在對口幫扶河源工作中的各類應用場景,特別是針對幫扶工作中存在的產業扶貧科技含量不高、農副產品競爭力不強、產銷市場對接不暢、鄉村治理水平不夠、幫扶覆蓋面不廣等痛點難點,以“科技賦能、精準管理、智慧扶貧、示范引領”,走出一條新時代科技支撐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路徑。王衛提出,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從七個方面發力,繼續將深圳創新動能擴散到河源田間地頭。
一是發揮區塊鏈技術的信用機制作用,探索精準扶貧應用場景。2018年3月,深河指揮部正式啟動“區塊鏈+精準脫貧”項目。迄今,“物聯網+區塊鏈農產品溯源平臺”已有近百家農業企業和農場主進駐,為農業企業發放了近30萬產品溯源二維碼,品種覆蓋水果、蔬菜、茶葉、酒類和保健品等。區塊鏈技術保障了農產品安全可溯源,河源農產品的質量、銷量和品牌形象也因此大獲提升。今年4月,深河指揮部“區塊鏈+精準脫貧”推進情況和成效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肯定。
二是發揮技術標準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提升河源農產品的內在競爭力。深河指揮部大力推動制定河源供深食品企業技術公共服務地方標準,加大河源農業企業標準化培訓力度,2019年8月底,首批18種被賦予“圳品”標志的“供深食品”在深圳上市銷售,河源市葉鮮生公司名列其中,是入圍的唯一深圳外農業企業。
三是發揮互聯網技術的資源整合作用,促進河源農產品產銷對接。深河指揮部充分利用深圳互聯網技術優勢,幫助河源積極發展線上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村淘”、騰訊“為村”、京東“扶貧館”、廣東移動“嶺南生活”等第三方線上銷售渠道發展迅速,全市各大型電商平臺上開設的網店超過3400家。
四是發揮融媒體傳播作用,塑造提升河源農產品形象。
五是發揮現代農業科技的引擎作用,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深河指揮部探索出了“幫扶單位+幫扶村+項目承接人(村集體+農戶)+龍頭企業”的產業扶貧新模式。
六是發揮AR、VR、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綜合作用,推動精準脫貧和農業產業的智慧管理。
七是發揮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作用,提升貧困地區科技熱度創新氛圍。2018年舉辦的中國河源國際手機創新創業大賽取得良好成效,動進智能科技等10個手機雙創大賽參賽企業入駐河源高新區國家科技孵化器。
據介紹,在深河兩市的正確領導和各方大力推動下,第二輪深河幫扶累計到位幫扶資金53.73億元,河源市累計脫貧10635戶33728人,占貧困人口的91.2%。有勞動能力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比幫扶前增加72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