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日訊 作為跨越南山區、寶安區的市域快線,地鐵13號線的進展一直備受寶安、南山人民的關注。近日,該線路又傳一大波新進展!
地鐵13號線
線路起自深圳灣口岸,止于上屋北站。線路全長22.4公里,16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線,線路兩端均預留延伸條件。沿線設內湖全地下停車場,出入線與后海站接軌。
▲地鐵13號線線路圖
近日,該線路又傳一大波新進展!
11月8日
留仙洞站雙模盾構機成功下線
11月9日
石留區間首臺盾構機成功下線
11月13日
白芒站車站段第一段底板澆筑順利完成
11月14日
羅租站盾構始發段結構順利封頂
一起來看看詳情吧
1
留仙洞站
11月8日,地鐵13號線留仙洞站“信和·十五號”雙模盾構機在山河工業城成功下線。
據悉,“信和·十五號”為我國首批洞內互換式雙模盾構機,集成了常規土壓盾構、單護盾TBM的設計優勢,具備土壓和敞開兩種模式,可根據地質情況隨時在地下進行模式轉換,滿足長大區間富水硬巖及軟弱地層交替條件下掘進要求,并在保障安全施工前提下,極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信和·十五號”雙模盾構機成功下線后,將在留仙洞站投入施工生產,進一步提升中國建筑在深圳地鐵領域盾構設備資源配置,保障地鐵板塊的行業領先水平。
2
石留區間
11月9日上午,地鐵13號線七工區石留區間(石鼓-留仙洞站)首臺盾構機“超越三號”成功下線。
“超越三號”盾構機長97米,總重約450噸,設備開挖直徑6470毫米,最大推進速度80毫米每分鐘,預計將于明年1月投入石鼓站~留仙洞站區間施工生產。
“超越三號”盾構機主要針對長距離高強度硬巖進行了刀盤設計,采用小間距滾刀布置提高破巖效果,同時兼顧珠三角地區復合地層特點,設置了渣土改良系統,保證了刀盤開口率,并且為積極響應深圳地鐵人性化、智能化建設要求,增加了大功率水冷水風機、土倉可視化等配置,為進一步保障地鐵施工安全、質量及進度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此次“超越三號”的成功下線,為石西區間下一步盾構機順利進入施工現場、完成盾構始發節點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白芒站
▲白芒站平面示意圖
11月13日,白芒站車站段第一段底板澆筑順利完成,標志著白芒站主體結構施工正式啟動。
白芒站位于沙河西路與麗康路口交叉口以西,埋設于沙河西路與松柏路下,呈南北向布置,車站總長度697米。車站兩端均為盾構始發,并于車站端頭設置盾構始發井。
第一段底板位于白芒站車站段盾構始發處。從11月8日第一段底板鋼筋綁扎,到13日底板澆筑完成,項目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終順利完成第一段底板鋼筋驗收與澆筑。
4
羅租站
11月14日,隨著第四段頂板的澆筑完成,地鐵13號線羅租站盾構始發段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羅租站盾構始發段已經滿足盾構機下井條件。
羅租站為地下2層結構車站,主體長692.9米,車站里程長,主體施工難度大。為確保實現盾構下井節點目標,羅租站項目部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克服周轉材料場地受限、施工資源不足、場地土質惡劣等種種困難。
最終,通過科學優化工序銜接,終于在11月14日完成四段頂板混凝土澆筑。至此,盾構始發段結構如期封頂,為區間盾構下井提供了有利條件。
最新進展
截至目前,全線車站圍護結構累計完成56%,車站土方開挖累計完成26%,車站主體結構完成6%。其中,內湖停車場圍護結構累計完成76%,地基加固累計完成53%,土方開挖累計完成50%。
目前,3臺盾構下井,1臺盾構始發。
13號線建成通車后將極大的促進深圳西部南北片區的交通,提升深圳灣口岸人員的疏導作用,從而進一步緩解市區交通壓力!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來源:深圳市軌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