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深圳爸媽為孩子素質綜評操碎心,有人卻在悶聲發大財……

2019-12-08 09:03來源:深圳晚報

原標題:深圳爸媽為孩子素質綜評操碎心,有人卻在悶聲發大財

深圳晚報2019年12月8日訊 這兩天,判斷自己的微信好友是不是深圳父母有了一個新的標準:看他們朋友圈有沒有轉一篇名為《深圳中考有多難?要成績好,要體育好,還要你的媽媽有空閑!》的文章。

如果轉了,他 /她可能有一個正在上初中的孩子,為了準備中考,家長們從孩子初一就開始殫精竭慮;如果沒轉,他 /她可能在帶孩子去做義工的路上。

是什么,讓每周末深圳的機場、廣場、書店、十字路口站滿了穿著紅背心的青少年?是什么,讓深圳爸媽每周末馬不停蹄地奔赴于各大培訓機構之間?是它,是它,就是它——

《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方案 (試行 ) 》

素質綜合評價有多重要?Dr小魚的文章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根據《實施方案》,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用于劃定招生學校錄取標準。學業考試成績同等情況下,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高者優先錄取;自主招生學校要將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作為錄取主要條件之一。

這個方案一出來,首先哭出聲來的不是深圳學生,而是那些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思考如何提高孩子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的家長們。

今年10月13日深圳市教育局曾回應,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結果不計入中考總分。綜合素質評價中提到的"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都是公益性活動,累計時長也并不是只有參加義工組織的活動才能累積,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校內外公益活動或社區服務、學生自主進行的公益活動或社區服務、"志愿深圳"公眾號上登記的志愿者服務或中小學生公益活動均可。

但是,這個回應似乎并沒有讓深圳父母放下心來。畢竟,在一分刷掉幾千人的殘酷競爭中,哪個家長還敢忽略這"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在記者的調查中,家長們對于上傳系統的繁瑣吐槽不少,"綜評系統讓我感覺自己一下變成了弱智。"一位在某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家長這樣告訴記者。他說,評價系統過于復雜、細致,沒有必要,雖然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網絡填表,但面對"深圳市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信息管理平臺"時,依然有些束手無策的感覺。

"系統分為學生、家長兩種賬號登錄填報,功能不同,而填報活動時的各種必填項、上傳圖片、添加共同參與人,我們家長群就經常有人詢問如何填表和上傳照片,可謂笑料百出。"

他表示,即便成年人評職稱時,"所獲獎項"揀主要的填一下也就行了,讓一個初中生每學期都要填寫這么多復雜的評價體系,實在沒有必要。

在 Dr小魚的文章里,繁雜的操作已經講得很透徹,記者就不在此贅述。今天想探討的,是一個更加硬核的問題: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體系

是否真的提升了學生們的素質呢?

我從不懷疑教育部門的初衷是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為提高中學生素質而出臺這一體系,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操作中,這個體系更多是在提升家長的素質而非學生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長對照"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重要觀測點評分標準",千方百計參與活動湊足分數。而一些機構、公司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商機,推出相應活動幫學生和家長湊評價分,一天的參觀學習及研學旅行,收費數百元,竟能發七八個證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個項目,從早上7:30開始,到傍晚6:00結束。11.5個小時內,學生們可以參加1次科普教育、1次創客活動、參觀2家校外培訓機構和3次藝術活動,共可拿到7個證書,綜合素質評分10分。如此"豐富"的活動,能獲得這么多"回報",一次只需要400元出頭。

但這樣密集的活動,除了證書到手,還有任何現實意義嗎?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家長坦言,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參加音樂、美術和舞蹈培訓,都達到了一定水準,按說藝術素質在同學中也算不錯的,但上了初中就沒用了,為了配合素質評定,一定要去參加藝術活動,還要拍照,完全是一種形式主義。

而針對綜評體系中公民意識這一項指標,許多機構也推出了寒暑假海外研學項目,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家長們同樣趨之若鶩。

被吐槽最多的,當屬每學期24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間,但在千萬深圳學生中,搶一個義工名額并不容易。有家長一天為孩子安排8個小時志愿者活動。以便突擊讓學生完成志愿服務時間。

"我帶孩子參加這類活動,只看性價比,能否在最短的時間拿到最多的證書。"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她表示,綜合素質評價比的不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是家長的"錢 +時間精力 +社會資源"的綜合素質。

當然,如果不想花錢,最省錢的方式就是帶著孩子去參加志愿者服務。但在千萬深圳學生中,搶一個義工名額并不容易。

其實,叫苦不迭的不僅僅是家長,看似受益頗多的義工組織對于中學生參加義工也并不"買賬"。

常年組織義工開展關愛孤寡老人活動的義工隊長鄧女士就表示,去年以來突然有不少初中生報名參加義工活動,但她并不建議學生參與,"一群學生參與進來,我們就不但要照顧老人,還得照顧學生。"

她認為,參加義工的目的原本是為了獻愛心,現在這些家長帶學生來的目的根本就是為了拿評價分值,簽個到拍個照,就覺得完成任務了,違背了志愿服務的初衷。"不僅僅是我們,很多義工隊都不歡迎這樣的參與者。"

現在,鄧女士在召集義工活動時,都會加上一句"年齡須滿16歲"。

而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也給老師們增加了工作量。

學生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家長群里,焦慮的家長們會要求老師幫孩子拍照片,活動結束后,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將活動發布在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就會有家長按捺不住地在家長群里含蓄地提醒。而一項活動填報截止日期快到時,老師要提醒學生家長,到了學期末,班主任還得針對學生和家長的填報情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價。

一項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多地傾聽民意,而不是拍腦袋,否則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Dr小魚的文章之所以能夠瞬間刷爆網絡,當然是因為大家感同身受。

記者在對家長的采訪中,竟然沒有聽到一個家長對綜合素質評定系統給予正面的評價,這恐怕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高靈靈 陳龍輝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女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