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冷空氣襲擊廣東
棉襖、毛衣、秋衣……
衣櫥里的裝備都拿出來了
但是
最近又要小小地升溫啦!
10日,廣東的最高氣溫定格在北邊的大埔
為24.9℃
在全國高溫榜占據一席之地
▼
未來三天
天氣持續晴朗干燥
氣溫小幅回升
氣溫回升
正處在不冷不熱的舒適狀態
但干燥仍然是全省高度重視的話題
10日15時,下半年以來
第一次全省整整齊齊一律掛著
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信號
今天上午
全省也是整整齊齊一片紅
9月以來全省共發生25起森林火災
廣東已連續90天基本未發生有效降水,干旱、大風等不利天氣增多,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持續保持在高位。以廣州為例,紅色預警信號持續60多天,史無前例。植被含水量下降,空氣濕度降低,稍有火星即成火情。
省林業局認為,隨著冬季到來,大量草木枯死,林間可燃物已大大超出30噸每公頃的警戒線,農事燒雜燒荒、工程人員取暖、森林旅游野炊等野外用火增多。
省林業局透露,僅9月以來,全省共發生25起火災,呈明顯上升趨勢。近一周,我省佛山、河源、茂名、肇慶、惠州、韶關、湛江、江門等多個地區連續發生火災,廣東占了全國森林火災的51%。其中,12月5日,佛山市高明區、河源市連平縣接連發生兩起重大火災,雖然目前已全部撲滅,但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仍然特別嚴峻。
無臺風登陸、副高強、冷空氣弱致溫高雨少
廣東省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伍紅雨告訴記者,9月中旬以來(9月16日-12月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為68.4毫米,較常年(1981-2010年平均,下同)同期顯著偏少62%,其中清遠、仁化、南雄等16個市縣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少。全省平均氣溫22.3℃,較常年同期偏高0.5℃。
伍紅雨說,9月中旬以來溫高雨少,廣東氣象干旱持續發展。12月5日-6日粵東南出現小到中雨的降水過程,東南部的氣象干旱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廣東省12月10日氣象干旱監測顯示,除粵東南為輕旱外,我省大部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氣象干旱,其中茂名、云浮部分縣市出現特旱。
“9月以來無臺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控制我省,再加上,南下影響廣東的冷空氣次數偏少、強度明顯偏弱。上述原因導致我省降水顯著偏少,氣溫顯著偏高。”伍紅雨總結道。
氣象干旱仍將維持或發展
伍紅雨透露,在一連串因素綜合影響下,12月以來(12月1日-9日)全省平均相對濕度50.4%,較常年同期偏低19.1%,各地相對濕度介于33.9%(順德)-71.3%(大埔)之間,其中花都、龍門、連州等61個市縣(區)為歷史同期最低。特別是12月3日-7日,全省日平均相對濕度均低于50%,其中6日僅為38.8%。
她建議,目前處于干燥少雨季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加強森林防火相關工作,杜絕野外用火,注意家居用火安全。而且,干燥易引發支氣管炎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還會令很多人感到皮膚干裂、瘙癢,要注意保濕。
據省氣象臺預報,12月11日-14日,我省大部干燥天氣維持,氣溫小幅回升,但晝夜溫差大,早晚仍然寒涼。伍紅雨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廣東的氣象干旱仍將維持或發展。
何為氣象干旱?
伍紅雨介紹,干旱和氣象干旱,其實是兩個不同概念。通俗地說,氣象干旱就是雨少,而大家說的干旱,更多的是雨少導致水少,既而導致了生產經濟破壞比如農作物減產。氣象干旱是引發旱災的重要原因,但是并不一定導致旱災。
她補充道,氣象干旱也稱大氣干旱,根據氣象干旱等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氣象干旱是指某時段內,由于蒸發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現象。氣象干旱通常主要以降水的短缺作為指標。氣象干旱最直觀的表現是降水量的減少。降水量的減少不僅是氣象干旱發生的根本原因,而且是引發其他類型干旱的重要的自然因子。
晝夜溫差大
氣候干燥
大家繼續做好補水和早晚防寒的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