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數據來源
詐騙分子的數據,到底是怎么來的?
“其實,我們的數據,大多是現金貸平臺自己賣給我們的。”一位從事過電話詐騙的從業者稱。
在2017年監管收緊后,很多不正規的小現金貸公司,業務難以為繼,就開始干起銷售數據的生意。
“現金貸生意虧了很多錢,只能買賣數據,挽回一些損失。”一家月放款規模不過幾千萬的小平臺,在多個貸款群和黑產群中,公開叫賣。
“所有數據打包,幾毛到一塊一條不等。”該從業者稱,他就曾經從一些小現金貸平臺手中,收購過幾十萬條數據。
這些數據的維度極細,包括姓名、電話、身份證、銀行卡,甚至還包括一些細致的風控維度,如學歷、社保信息、工作單位、家人電話……
除此之外,一些貸款超市也在出售用戶數據。
“貸款超市本身就是給現金貸平臺導客戶的,它們會將這些數據賣給一些現金貸平臺,讓后者自己想辦法去導客戶。”某貸款超市的創始人稱。
但是,它們卻很難分辨數據購買方的身份。
“警方正在調查好貸網事件,好貸網的副總裁被指將數據賣給了電信詐騙公司。”知情人士透露。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現在的電話詐騙公司都比較精明,會偽裝成電話營銷公司去收購數據。”
除了接受現金貸和貸款超市的主動銷售,他們還喜歡和“內鬼”合作。
“這樣的數據更便宜,一般幾分錢就能買到一條。”
而一些大平臺流出的數據,多是被黑客“拖庫”,然后直接在黑市上公開銷售。
△流到黑市中的某知名平臺用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