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第十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以下簡稱“十佳”)頒獎大會在深圳市少兒圖書館舉行。深圳市福田區天健小學李楚賢、深圳市龍崗區五和小學賴佳琪等10名學生獲評“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
頒獎典禮現場
活動還揭曉了“十佳文學少年提名獎”“優秀文學少年”“優秀輔導老師獎”和“優秀組織獎”的獲獎個人及學校。深圳市羅湖區錦田小學陳彥竹等10名學生獲評“十佳文學少年提名獎”,深圳小學劉子媛等80名學生獲評“優秀文學少年”,深圳市福田區僑香外國語學校吳書華等89名教師榮獲“優秀輔導老師獎”,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等35所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新一屆“十佳”少年新鮮出爐
他們將扛起深圳校園文學大旗
頒獎會由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經理鄧衛主持。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呂延濤、深圳市文聯副主席張忠亮、深圳市教育局德體衛藝處處長馮妍妍、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助理、深圳出版集團綜合事業部部長朱德明、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編輯李青松和深圳市閱讀聯合會專職副秘書長于芃等領導分別為獲獎學生、老師和學校代表頒獎。
新一屆“十佳”文學少年獲得者合影
“十佳”優秀文學少年代表合影
作為第十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的代表,寶安區海韻學校五(1)班吳敏慧同學在獲獎感言中提到了自己兩次參加“十佳”評比的經歷。
2017年,小學三年級的她首次參加活動就榮獲了“最具想象力文學少年”稱號。當時,她是團里年齡最小的學生,但在哥哥姐姐們的照顧下,她不僅增長了文學知識,提高了寫作水平,也結交了許多“小作家”朋友。
今年再次參賽,她在報社老師們的輔導下,以采風中觀賞廬山三疊泉瀑布的經歷為背景,寫下了《一草一木,一山一瀑》,最終獲得了“十佳文學少年”稱號。
“十佳”文學少年代表吳敏慧同學上臺發言
以文會友,“十佳”評比為不少學生架起了友誼的橋梁。本屆“十佳”、深圳市福田區僑香外國語學校學生徐加煜回憶起參賽的經歷,也提到了同伴的善意對自己的幫助。
在云水謠參觀土樓時,一位老師用一杯涼涼的仙草蜜讓她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溫暖。老師的無心之舉,成為活動中讓她印象最深的一幕。
“采風采的不僅僅是風景,也是一份友誼。”她說,內心的情感決定了人們眼里的風景,因為正是人們對待世界的方式,決定了世界對待人的方式。
35所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優秀輔導老師”代表上臺領獎
文學與教育牽手
共同推動青少年成長
作為深圳本土覆蓋面最廣的少年文學賽事,“十佳”評選活動自2005年起已連續舉辦14年,成功舉辦了十屆,有效激發了全市小學生寫作的熱情,發掘出大批少年文學新秀。2017年,活動獲評深圳市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十佳優秀項目。
今年的深圳讀書月期間,活動從全市72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10個“深圳市全民閱讀示范項目”之一。
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代表深圳市教育局向獲獎的同學表示熱烈祝賀。他說,為了培育社會核心價值、傳承民族文化基因、培養文化創意人才,深圳校園文學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對深圳建設城市文明典范起到了奠基、培根和固本的重要作用。
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致辭
“我欣喜地看到,他們仍然保有深度閱讀的專注和熱情,讀書已經成為他們人生體驗和文化養成的重要方式。”
他表示,要進一步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改革創新,把“十佳”評比活動辦得更有特色、更加完善。他希望各區教育局、各個學校都能更加重視校園文學,把它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編輯李青松致辭
頒獎會上,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編輯李青松表示,經過14年耕耘,“十佳”活動已經超越了寫作大賽本來的意義,成為幫助同學們走出校園和家庭,關注生活和生命,思考過去和未來的體驗之旅,成為一次集結社會力量共同關心學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行動。她說:
“文學與教育牽手,在青少年時期種下的文學優質種子,一定會在師長的澆灌以及同學們的努力下抽枝散葉、開花結果。”
288所學校、2萬余名小學生
共赴一場歷時半年的“文學馬拉松”
“十佳”評比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聯、深圳特區報社、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深圳市閱讀聯合會主辦,深圳青少年報社、特區教育雜志社、南方教育時報社承辦。活動旨在培養青少年閱讀和寫作的興趣,提升青少年的文學修養和寫作能力,發掘少年文學新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推動校園文學精品工程和書香校園建設,鞏固我市“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的成果。
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經理鄧衛接受媒體采訪
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全市288所學校、2萬余名小學生參與了“十佳”活動評選,參賽人數及學校覆蓋率均刷新了歷史記錄。暑假期間,入圍復賽的同學組成了21個文學采風團,分赴江西、湖南、福建、山西四省進行文學采風。經過現場初賽、采風復賽,9月,由專家、教師、媒體人員組成的評委會從采風作文中評選出100強,大賽組委會利用《特區教育小學生》雜志將精選作品專輯出版。同時,深圳教育報刊總社微信公眾號“深圳少年派”對100強作品進行全文推送,接受大眾評選,吸引了近600萬人閱讀,總投票數超189萬次。活動主辦方還邀請市內外兒童文學作家及教育專家擔任評委,對百強作品一一評分,結合微信投票情況,最終評選出本屆十佳。 《深圳青少年報》為每一屆“十佳”選手都開辟了文學專欄,一大批學生從這里走向全國,他們中有2014年“全國十佳小作家”謝然和2017年“全國十佳小作家”馬知行等。謝然在《深圳青少年報》上的專欄作品結集出版《不讀論語枉少年》一書,成為全國知名的“論語作家”;歐陽婧祎的專欄圍繞《紅樓夢》《詩經》等古典名著展開,最終結集為《情越千年》一書出版;馬知行已出版《狼嘯》《獵鷹》等多部作品,成為深圳近年來青春文學陽光寫作的代表人物。
文學少年說
《深圳青少年報》和我結緣多年,小學二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閱到《深圳青少年報》,看到上面有許多小作者的文章,很是羨慕,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文章也能刊登在上面。2017年,小學三年級的我參加了第八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評比活動,并榮獲“最具想象力文學少年”稱號。今年,我第二次參加了比賽。
——吳敏慧寶安區海韻學校
回想起初賽的時候,一個作文題目“大腦失靈一小時”,讓我在那一瞬間放空了自己的大腦與心靈,慢慢地、穩穩地,找尋心靈的純粹。我學會換一種眼光去看世界,去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從此,我更加熱愛文學,更加迷戀于表達。我相信,2019年于我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而這個起點的契機,便是自己參加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評比活動。
——徐加煜福田區僑香外國語學校
在這山西五日游里,我們遨游平遙古城,坐觀文殊菩薩殿,還在煤炭博物館里了解到了許多平日里少有耳聞的知識。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風吹竹哨,聲如爭鳴,我們與日月同作息,與文人墨客同感懷。采風,采一段真摯的感情,閉上雙眼,我們還穿著我們整齊的小橙衣在擁擠的人群里尋找著彼此的身影。
——李坷臻寶安區鐘屋小學
第十屆“深圳校園十佳文學少年”評比活動表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