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
——三論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要么創新,要么淘汰。
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提出,要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深化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
創新是深圳最顯著的城市氣質,是驅動深圳持續快速發展的核心引擎。面向未來,深圳要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奮力打造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必須繼續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先行示范,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1、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要瞄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持續沖鋒
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創新發展無可替代的源頭供給。當前,主要發達國家普遍強化基礎研究戰略部署,全球科技競爭不斷向基礎研究前移。深圳在科技創新的一些領域跨過了“拿來主義”的追隨式創新階段,進入了“無人區”的探索,未來產業升級所需的科學知識,極大依賴于自身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積累。
深圳要以主陣地的作為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政策引領、機制創新、投入保障上加大力度,高標準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和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力爭更多重大創新載體乃至國家實驗室布局落戶,在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上尋求重大突破。
2、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要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當前,深圳整體的“創新范”越來越強,但一些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重大裝備受制于人,“卡脖子”現象仍然比較突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深圳要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實施“一技一策”,在關鍵元器件、核心設備等領域繼續布局并奮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加快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示范應用,積極爭取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專項,不斷增強“硬科技”創新能力。
3、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要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過程,被業界稱為“死亡之谷”。跨過去了,科技創新才能真正實現其市場價值與社會價值。深圳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能力較強,但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瞄準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創建第三代半導體、醫療器械、合成生物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探索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深圳才能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發揮更大的示范帶動作用。
4、不斷鞏固和提升創新發展優勢,要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創新仿佛是盛開的美麗花朵,需要充足的陽光雨露、適宜的溫度濕度。金融資本就是澆灌科技創新的“活水”。深圳要完善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制度,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引導天使投資加快發展,力爭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早日落地,推動設立專門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地方商業銀行,為科技插上“資本翅膀”,讓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進一步增強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創新策源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深圳的創新能級必將持續攀升!(深圳特區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