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評論員 舒文
近日,兩會代表委員圍繞“持續發力提升我市現代化服務業能級”話題建言獻策。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加快提升深圳服務業能級、著力打響“深圳服務”品牌是新時代深圳構筑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城市服務”是引起市民網友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許多城市打造人才資源“吸鐵石”的魅力加分項。從國內外城市發展進程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經濟決定地位,文化決定品位,服務決定魅力。
隨著交通、通訊、網絡技術的發展,許多城市在“留住人才”的城市公共服務、軟環境和文化氛圍等諸多方面,表現出了涓涓細流般潤物無聲的細節,這就是吸引人才的魅力加分項。舉個例子,成都推出“蓉城人才綠卡”,讓人才享受到創業扶持、醫療保障乃至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多個服務項目;上海浦東國際人才港“以五顏六色的服務,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創造五彩繽紛的奇跡”獲得國際友人認可。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類似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國際城市,其實也都是在優質的公共服務上下功夫,從而吸引留住不少人才。同樣道理,深圳要在“留住人才”戰略上媲美國際大都市,必然要將“深圳服務”打造成“拿手的招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又賦予了深圳新的戰略定位。深圳要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顯然,“深圳服務”品牌的打造是必不可少的優勢。
“深圳服務”要細節化,當前可以著眼于三個方面。一、是著眼于智慧城市的建設。有委員建議,讓公共服務從被動式向主動式轉變,打響深圳公共服務的金字招牌,打造民生幸福標桿。這就包括充分利用電子資料,實現“減證便民”;推動人工審批向智能審批轉變,實現審批服務智能化;創新服務方式,構建人工智能服務平臺等多個方面。二、是利用科技創新戰略手段提升現代化服務業能級。引進跨國企業在深設立研發中心,依托灣區進一步匯聚國際創新資源形成創新的長效機制等,布局深圳基礎科學戰略方向和實施路徑,從而為高精尖科研人才提供發展的沃土。三、是推進法治建設,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例如深圳法院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制定4個專項方案,完善20項審判執行工作制度,有效降低商事糾紛解決成本。細節化的服務工作實實在在地提升了企業、群眾對城市公共服務的感知度,這就是打造“深圳服務”品牌的有效舉措。
城市服務好與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現實中,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是決定城市能否“留住人才”的“魅力加分項”。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60期|打學生的“好老師”回歸 別讓“教育懲戒權”成為體罰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