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P3實驗室:
24小時無休開展病毒動態監測
深圳特區報2020年02月01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后,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生物安全實驗室24小時無休,日夜燈火通明。這個原本不為很多人所知的實驗室,其實也是此次深圳“戰疫”的主戰場之一,這里承擔著篩查、確診病毒,以及對病毒進行動態監測的重要工作。記者了解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目前我國4家擁有能對病毒動態監測的P3實驗室的醫院之一。
市三醫院BSL-3實驗室副主任張明霞向記者介紹,目前,病毒篩查工作主要是在該院P2實驗室里進行,CDC確診病人和每天病毒動態檢測,則主要在P3實驗室里進行。疫情暴發以來,P2+實驗室是“三班倒”工作狀態,P3實驗室工作強度尤其大,是“兩班倒”狀態,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都處在最強工作負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疫情中,市三醫院P3實驗室對于我市病人的確診和治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按照級別分為:P1、P2、P3、P4,四個級別,而我們醫院的P3實驗室屬于高級別實驗室,主要是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比如SARS以及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P3實驗室是一個全封閉的實驗室,里面是負壓,是正常氣壓的負75帕。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傳染性較強,為了保護監測人員,保護環境,醫院對確診病人病毒的檢測、動態觀察,都在P3實驗室進行。”張明霞介紹。
據了解,目前,臨床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把認為需要病毒動態觀察的病人病毒樣本取樣送到P3實驗室檢測,送來后實驗室先將其核酸提取,之后進行PCR,結果出來后,如果病毒載量比較高,醫生就會根據病毒情況去治療,次日病人再采樣,再次提取核酸,看病毒量是否下降,假如有下降趨勢,則說明臨床治療是有效的,這便是病毒動態觀察的重要作用。
說到當前工作最大的難點,張明霞直言,主要是樣本量太大。“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強度非常高,工作時需要穿三層防護服,加上正壓防護面罩,穿戴負重至少有3-4斤,每次進去都是待滿最長工作時限4小時,出來后頭昏腦漲,手腳浮腫。同時,這種情況下,操作時還要非常小心,對檢測動作要求十分嚴格。不但要體力好,還要心理素質好。”
“疫情當前,我們的工作人員都經受住了考驗。”張明霞說,最讓她感動的,是實驗室里80后、90后這群年輕人,很有大局意識,“90后實習研究員楊孝祥在看到取消休假留深的倡議后,第一個退掉了回家的車票;86年的助理研究員楊揚,原本春節要回老家結婚,疫情發生后,毅然退掉了酒席,延遲了婚禮,在深堅守崗位……在重大疫情面前,他們真的是很有擔當的一批人。”(記者 戴曉蓉 通訊員 深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