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貫穿皇庭廣場和會展中心的路口,每次通過都需要等很久。有時候過馬路的人多了,司機們甚至需要等兩個紅燈的時間,而現在卻暢通無阻。深圳晚報記者 高靈靈 攝
深圳晚報2020年02月02日訊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每個人都是上場的士兵,每一位平凡的人都在盡力推動這場戰斗的勝利。而對于尚未踏進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這場戰斗對他們意味著什么?
這次,五名在校大學生在全國各地為讀者帶來他們親歷之事,親筆之言。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作者:徐爍
坐標:西安
職業:華中科技大學大三學生
我的學校在武漢,1月7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我和室友打算去外面吃飯,臨出門她邊戴口罩邊對我說:“你不戴口罩嗎?微博上說武漢最近有好幾個人得病毒性肺炎了?!蔽耶敃r并沒有把這些報道放在心上,還和她開玩笑:“沒事,我身強體壯不怕病毒?!碑敃r我們學校很多同學和我一樣防護意識不高,街上戴口罩的人也不多。
1月11日,由于實習,我從武漢飛到深圳。下飛機后,親戚開車來接我和爸爸。路上聽他們說香港最近對武漢籍入境人員查得比較嚴,讓我也多加小心。當時我依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1月13日,我正式去實習單位報到,在實習一周之后,疫情愈發嚴重,單位給大家發了醫用口罩,從那以后,只要出門,我一定會戴上口罩。我發現,無論是擁擠的地鐵4號線,還是福田區圖書館,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家基本上都戴著口罩。
1月23日,我了解到武漢的各醫院普遍存在醫療防護物資短缺的情況,便在淘寶上下單N95口罩和醫用手套、帽子,寄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雖然數量不多,但我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幾天朋友圈的同學們也都在積極轉發各醫院接受愛心捐贈的公告,很多同學還自發組織捐款募集物資。
在武漢學習、生活了三年,它注定會成為我們人生中不可替代一部分。我的室友都是湖北人,他們現在正和湖北人民一起抗擊疫情,全國人民都和他們站在一起。希望這場戰役打贏后,武漢的櫻花依然迎風盛開。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給父母打“預防針”
姓名:林末
坐標:深圳市南山區
職業:暨南大學大四學生
1月20日,鐘南山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人傳人,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性,并趕緊在網上下單買了50個口罩。
然而,預防病毒,我還肩負著一項重大任務,那就是給我父母打好“預防針”。
年前,母親忙著搞衛生,父親在清點家里的菜。直到他們忙活完,停下來看到手機信息時,才慢慢意識到有新型冠狀病毒這回事。母親有點害怕地問我:“這個‘人傳人’,是要接觸感染了這個病毒的人才會被傳染吧?”我說:“對,但你怎么知道路上的人有沒有感染這個病毒呢?”我媽漸漸嚴肅起來:“那怎么辦?”我說:“我們出門戴口罩防護,我在網上買了,年前可能可以發貨?!?/p>
我以為我的宣傳到位了,沒想到我媽接著就說出了網上流傳的金句:“非典那個時候,我們也沒有每天戴口罩呀?”
雖然每次我走到客廳宣傳的時候,不一定能得到熱切的回應,但我能感覺到父母的細微變化,一開始父親是基本不參與這個話題的,母親偶爾回應兩句,客廳便歸于安靜。后來母親在手機上也看到相關的新聞,在家里念最新的消息,說她們的微信群里也開始討論這件事了,父親慢慢也參與到這個話題當中。我感慨,代際傳播還是不如同際傳播來得有效。
1月23日晚上,父母打算到深圳蛇口市場買點擺放家里的花草綠植,想讓家里增添點顏色,營造過年的氣氛。我主動提出我要一起去,但是我們一定要戴口罩。
剛戴上口罩,母親就說不舒服、呼吸不暢,父親也很不好意思,時不時念叨著“還好沒遇到什么認識的人”。借著路燈的光,我舉起相機,跟父母自拍,一路上不停地開玩笑,示意他們看其他戴口罩的人,舒緩父母的不適應感。
晚上,我們在家看春晚,聽說春晚臨時加了朗誦節目,宣傳疫情,提高大家的防護意識。幾位央視主持人往臺上一站,氣氛頓時肅穆起來,父母看慣了新聞聯播,一下子也緊張地直起身子。朗誦節目中插播的紀錄片展現了疫情嚴重的區域的情況,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與病魔抗爭,隔著口罩,吃力地發出聲音。一線醫護人員也在奮力抵抗疫情,防護服資源短缺,他們便墊著紙尿褲,不舍得浪費珍貴的醫療資源。“火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在夜以繼日地趕工,他們蹲在路邊、端著盒飯狼吞虎咽的樣子觸動了每個人的心。
央視的宣傳對中老年人特別有效,隔天晚上,父親出門倒垃圾,居然戴上了口罩,我驚訝極了。父親出門后,我不由感慨,這是多不容易的轉變啊!
第一次感到病毒威脅
姓名:珊子
坐標:湛江雷州
職業: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大三學生
“2003年的非典,我們這邊刮一陣風便過去了,沒有傳染到這里來,沒想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么嚴重?!卑謰尣唤袊@道。
年前,我們回到老家湛江雷州時,身邊沒幾人了解這個病毒,大家對此也不在意。
直到大年初二,居民們看到許多湖北車牌的轎車開到鎮上停留,大家才緊張起來。據說這些車前往??谠饩芏A粼诶字莸母鱾€鎮上。因害怕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村委干部安排了人員守住了前后的兩個村口,外來人員一律不準入村。
這么多天來,大家常常在新聞上或是從親戚朋友處聽說新型冠狀病毒,而真正讓大家覺得它離我們很近的,是在年初六。
這一天,老爸忽然從外面回來喊我,問我有沒有接觸過鎮上的什么人,原來是鎮上一名女士從武漢回來過年,初六突然發燒,最終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于是醫務人員馬上到該住處檢查。據說該女士家中開的店鋪,她的住所的整棟樓以及她印象中所接觸的人群,都已接受了醫學觀察,村中的村委干部頻繁在村里的廣播里播放村民需注意的事項。在這里,大家第一次感受到,病毒離我們是如此近。
與廣深相比,雷州半島有大量的人口往外流,留下了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關于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若不是在春節期間,人們紛紛回家過年,這里的人們都不知道外面的疫情。讓我感動的是,當有人在遇到困難,大家都能團結一致,迎難而上。
保護自己,等于保護大家
姓名:林永潤
坐標:深圳寶安
職業:山東師范大學大三學生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深圳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月20日,深圳市衛健委就該病例進行了通報。我火急火燎買完了口罩后,朋友圈又開始普及:N95口罩才能有效預防病菌。這時,淘寶已經沒貨了,我找代購買了兩盒N95口罩。買完口罩后,每天有空就看口罩物流到哪兒了。由于臨近春節,快遞好幾天沒動,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漫長。直到1月31日,我才收到N95口罩。沒有N95口罩的這十天,我基本不出門,只要出門就戴上兩層普通口罩,但心里總不踏實。
1月23日下午5時左右,我所住的小區有一家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透過窗戶,我看到幾個身著防護服的救護人員。
除夕,是大家吃年夜飯的日子,而深圳各級政府都發通知要求不能聚眾。我們家的聚餐活動也取消了,雖說少了熱鬧,但是大家健康安全才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事情。隨著疫情擴散,深圳各項預防工作也加強了。1月26日,凡是進入我們小區的都要量體溫。1月28日,車輛進出人數都要記錄,不是本小區的人一律不能進入。
預防做得好,我們安心。我一個大學生,能做的不多,但是我會少出門,戴口罩,勸家人和身邊朋友注意預防感染。如果大家都能盡量保證自己不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和范圍就得到控制,就等于保護大家了。
警察媽媽加班防控疫情
姓名:江敬業
坐標:佛山
職業:深圳大學大四學生
學校休假后,1月19日,我從深圳回到佛山老家。
外公家和我們不在同一個區,年前,我們就去了外公家,準備在那兒過年。但母親是一名警察,休假第一天,她就接到通知要回去上班,我們不得不又驅車回去。
在高速路出口,我遇到了我媽第一班值勤測溫的同事們,我們檢測體溫都很順利,唯獨我爸爸測了兩次都沒有數據,只能用水銀體溫計去測。那時剛好是下午5時,路邊測溫點的遮陽棚完全覆蓋不到我爸的位置,我只好做人肉遮陽棚,怕我爸因太陽直射體溫升高。
最后爸爸體溫正常,只是回想起來,本來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的老爸坐下測溫后就一臉嚴肅,我站著沒有說話,打開手機也沒有看任何信息,而是在看時間,上面顯示著1月25日,距離我離開深圳剛好7天。
盡管我已經習慣了我媽春節期間上班照常,不過聽說她要巡邏花市時,我還是不免有些擔憂。盡管如此,我媽還是很淡定,她說要給群眾信心,作為警察不能先慌了陣腳。
回到家里第二天,媽媽就出門巡邏了。唯一的變化就是我媽回家時多了一道“程序”:每次出門都會戴上口罩,回到家門口,她就會脫下警用外套掛在門口,然后拿起醫用酒精對著外套一陣噴灑,仿佛這酒精殺掉的不僅僅是病毒,還有一天的疲勞。
身在深圳,心系武漢
作者:藝書
坐標:深圳市羅湖區
職業:武漢某高校大四學生
我是一名在武漢上學的大四學生,由于實習的原因,我于1月2日從武漢來到深圳。盡管身在深圳,但我時刻關心著武漢的情況。1月20日,我和武漢的同學聯系,她說當地很難買到口罩了。當日,我就在深圳購買了大批醫用口罩,寄給了她,希望能盡綿薄之力。同學告訴我,她已經很久沒有出過門了,平日都是網購,不得已才會出一趟門。也因為有了愛心物資,當地物價還算便宜,為此,她們非常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
正月初一,我們學校的楊同學主動聯系學校,并自發組織了捐款活動,活動一共收到了十萬余元,用于購買口罩和防護服。楊同學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持續發布款項的去向,這讓我們感到安心。
(記者 唐文雋 實習生 左丹卉 羅嘉慧 鄺夢珊 曹譯殳 林永潤 何懿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