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深圳人|沖在防控一線的他們
2020-02-02 18:17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戰疫深圳人|沖在防控一線的他們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2日訊 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展開防控阻擊戰之際,深圳新聞網推出“戰疫深圳人”欄目,通過記者跟拍的形式,把鏡頭和筆頭對準疫情防控一線,用圖文視頻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深圳人在阻擊疫情上的堅守和擔當。

本期聚焦深圳各基層單位和社區的黨員們。


寶安區衛生健康系統

黨員干在先沖在前 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防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關鍵在黨。黨旗高高飄揚,黨旗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戰場上黨員行進的方向,寶安區衛生健康系統黨員面對疫情,主動請纓,挺身而出,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醫護人員,奮戰一線,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陶伍元:老黨員帶動3名同事防控期間申請入黨

陶伍元,黨齡11年,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一人民醫院(原區人民醫院)第八黨支部書記,急診科副主任,防控期間,急診室的病例數激增,陶主任從大年三十起就一直和同事們不分晝夜,奮戰在發熱一線,一天工作下來,脫下防護服和口罩,身體已被汗水浸濕,滿臉勒痕,一次醫院疫情防控工作例會上,因為太疲憊,陶主任在匯報完工作后不自主地睡著了,領導多次要求他休息,但考慮到人手不足,他還是堅持留在崗位。作為黨支部書記,陶主任不忘做好同事的思想工作,在休息的短暫期間他帶著急診科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在他的影響下,急診科有3名職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盧姣:90后“老護長”累倒在防疫前線

盧姣,黨齡10年,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二人民醫院(原石巖人民醫院)一位90后的“老護長”,她擔任康復科護長多年,努力工作,而自己身體因“竇性心動過速”需長期服藥。本次疫情警報拉響后,盧姣第一個在黨務群里響應:“家人已安排好,本人隨時服從黨組織安排,自愿加入前線”,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從年前開始就一直奮戰在發熱門診一線,初五那天她終于累倒,出現鼻塞、發熱等癥狀,不得不隔離休息的她還在群里說:“等我好了,再歸隊請戰!”

陳友江:非典功臣再請纓,轉業軍人聽指揮

陳友江,黨齡31年,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三人民醫院(原福永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他從事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28年,2003年抗擊非典時被評為“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個人三等功臣”,這次疫情他再次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一忙就是一整天,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好不容易回家休息,半夜一個緊急病例,又把他帶回發熱門診的一線。陳主任是一名轉業軍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以軍人的精神,聽黨指揮,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面對疫情,只有服從命令,堅守一線,才對得起黨的培養,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陳友江如是說。


楊珠江:17年前抗擊非典,8小時不吃不喝

楊珠江,黨齡30年,深圳市寶安第二人民醫院(集團)總醫院(原沙井醫院)發熱門診副主任,發熱門診是抗疫最前線,必須采取最嚴密的防護裝備,但醫用物資緊張,為了避免飲食、如廁后更換防護服,她一個班8小時不吃、不喝、不排、不睡、不通手機電話。由于長時間穿戴防護設備,眼鏡都蒙霧了,她老花眼看不見字,又不能摘下眼鏡,只能讓病人幫忙認字。17年前抗擊非典時,她一個夜班可輕輕松松值下來,如今年紀大了,全副武裝的夜班讓她頗感壓力,但她克服了一次性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的困難,堅持下來了,完成了一次次夜診工作。

劉飛:回鄉路上毅然返崗,要與同事同呼吸共命運

劉飛,黨齡12年,是深圳市寶安第二人民醫院(集團)第二總醫院(原松崗醫院)的一位年輕的醫生,1月23日,連續上班48小時的她原本打算值班后跟家人一起回湖南老家陪爸媽過年,回湘路上接到醫院收治了疑似發熱癥狀患者的通知,作為黨員劉飛醫生毅然提出,她一定要留下來跟科室同事同呼吸共命運,最后愛人只好一人帶著兩個孩子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劉醫生小兒子年初二滿周歲,她答應家人跟兒子視頻,開始還擔心自己會忍不住在視頻里流淚,可最后也沒抽出時間和兒子視頻,頂著對孩子的愧疚和思念,她一直堅守在防控工作一線。截至1月30日,醫院共收到像劉醫生這樣主動請纓加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隊的員工報名表352份。


劉鎮:幫扶數月剛回深,馬上加入急診值班

劉鎮,黨齡23年,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幫扶和平縣中醫院醫療工作隊隊長,1月下旬,他剛返深探親,面對陡然來臨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來不及好好陪一下家中70歲的父親和剛滿百日的孩子,主動請纓,馬上加入急診科值班。22日下午,劉鎮醫生接診了一位武漢返深的疑似患者,他詳細詢問病史和查體后,憑借臨床經驗和對此次疫情敏感性,立即囑咐急診醫護人員做好二級防護,按照相關流程做好前期檢查,請示相關部門后轉至市三醫院。后來該患者被確診寶安區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得到及時治療,也避免了疫情傳播。

張侃:春節值班15個年頭,今年最忙碌

張侃,黨齡20年,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主任,他每年都把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機會留給別人,今年已經是他連續春節值班的第15個年頭,同樣是除夕夜,今年在肆虐的疫情面前,張侃主任穿上密閉的隔離衣,帶上N95口罩和防護眼鏡堅守在疫情最危險的發熱門診第一線,除夕當天就收治患兒18名,其中39度以上高燒患兒3名,其中包括有湖北籍的發燒患兒。有人問他面對高燒的患者,還是不配合的兒童,會不會緊張,張主任說:“我們醫生,特別是黨員,不會害怕和退縮,特別是這個時候,全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在我身后!我們害怕了他們依靠誰?”


邱瑞文:女兒家中生病,年近60的她仍在一線

邱瑞文,黨齡33年,寶安區中心醫院健康體檢科副主任醫師。今年春節,邱瑞文醫生已安排好去外地探望已經90歲的伯父,在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她第一時間退了票報名參加機場防控馳援醫療隊。在機場,年近六十的她每天連續上班12小時,與醫院其他隊員一起,仔細地為每一個發熱的旅客診查,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表現進行認真甄別,分別做出送院、留家觀察治療、勸返和放行等專業指引,在這期間,她的女兒獨自在家突發急性腸胃炎,可她卻沒法在身邊照顧。她總是耐心地告訴年輕隊員“現在辛苦點不算什么,疫情防控緊急,我們在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做著偉大的事業。”

彭敬:舍小家為大家,女醫師隔離家人獨自住單位

彭敬,黨齡8年,深圳市寶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管理科的一名公衛醫師。為了應對此次疫情,被臨時抽調到流調組,負責對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她的弟弟今年在事先未告知她的情況下,臨時從武漢自駕到深圳,彭敬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趕緊匯報中心領導,避免和弟弟見面,電話里說服弟弟和家人在家里隔離觀察,又在弟弟到家前,把四歲的孩子留給當初還不理解她節日離家的父母,收好行李搬到了單位。于是,她從臘月廿九起一直堅守在流調工作的第一線,沒有回家一次,為的就是不缺席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斗,忠于責任和擔當。


黃科智:帶著對孩子的許諾,日夜奮戰在防控現場

黃科智,黨齡16年,部隊轉業13年,深圳市寶安區衛生監督所環學科副科長,雖已告別軍旅生活多年,但他時刻不忘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他以身作則,取消休假,并動員全科同事迅速返回崗位。連續多日,他白天身著制服,奔走在轄區汽車站、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監督檢查,夜晚他又換上全套防護裝備,在寒風中駐守寶安汽車站體溫監測點。由于平時工作就加班加點,這個寒假黃科智本來補償女兒,答應帶她去旅行,面對孩子的失望,他說:“雖然爸爸不能帶你去旅行,但爸爸心中會帶著你一起和病毒斗爭,我們是為了以后更多的孩子能和父母在假期里無憂的出行。”

陳韋冰:24小時堅守,只為做好防控“守門員”

陳韋冰,黨齡20年,寶安區慢性病防治院業務科負責人。面對當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為廣深高速同樂關出口檢疫站第一組組長和同事共同奔赴到一線,進行體溫檢測和篩查登記發熱人員、鄂牌車輛情況,由于人手緊張,他主動要求24小時連續值班。


張鵬:不管能不能上,先報名

張鵬,黨齡10年,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衛生監督所一名年輕黨員。“我已取消休假,回到深圳。”年二十九,所里留守同事收到張鵬發來這樣一條短信。當天,張鵬早早就和家人告別,哄了哄哭著抱著他不讓他走的孩子,便返深回崗,他說:“所里的同事都召必回,自己作為黨員更不能例外,這場疫情讓大家都拼了,一定要做好防控!”


劉翔:風里雨里十小時,咬牙堅守崗位

劉翔,黨齡6年,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衛生監督所健教科主任。防疫期間,他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大年初一的夜里,正趕上寒流來臨,雨勢不斷,寒風刺骨,劉翔頂著風雨奔赴廣深高速福永出口交通檢疫檢查點,排查發熱人員。由于高速路出口沒有遮蔽,他的鞋子、白大褂很快被雨水淋濕,身子被凍得直打哆嗦。但他一直咬牙堅持,直到第二天早上八點,才被接崗的同事換了下來,在風雨中堅持了十幾個鐘頭。他說:“作為一名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最應該出現的地方”。

翁國永:退休前請戰,只因對職業的信念

翁國永,黨齡39年,年近60歲,是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衛生監督所年齡最大的黨員。自疫情發生以來,他放棄回老家與家人團聚,主動申請下一線參與聯合檢疫工作,只要到沙井客運站,就會看到這位身穿白大褂,頭發灰白的醫務人員正在忙碌,他給每一位到站的乘客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提醒大家外出戴好口罩,頂著冬日里的寒風,完成了繁重的聯檢任務。他和同事用行動筑起了防控疫情“最前一公里”的堅固堡壘。翁國永說:“這次防控疫情不僅是年輕人的事,更是老黨員的事,只要組織有號召,我第一個響應!”


張曉蓉:“超人母親”辭別90歲外婆和年幼孩子

張曉蓉,黨齡13年,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家庭中,她是一位超人母親;工作中,她是一名不辭辛勞的技術骨干。疫情響起的第一時間,年前連續加班的張曉蓉剛趕回山西與家人團聚,慶祝外婆90大壽。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沒有絲毫猶豫,辭別了外婆,留下孩子,除夕當天就飛回深圳。作為與上級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的聯系人,她手機24小時不離身,每一條關鍵信息都迅速傳達;她深入病房直面已確診的患者,毫無退縮,認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采樣;對患者居住場所開展消殺;對隔離點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技術把關;開會、培訓、處理疫情連軸轉,經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這“溫柔”的堅強,成為了她身上的盔甲!(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鐘滿香 通訊員 張鹿鳴)

南山區南頭街道

看不見硝煙的戰斗黨員沖在一線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街道和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一線陣地,位于南山區的南頭街道,也成為了這場戰役中的先鋒力量。

在一級響應發布第一時間全體黨員干部歸隊,第一時間安置疑似病患住進隔離點,以最快速度拆除有疫情隱患的南山家禽批發市場……為了和時間賽跑,南頭街道有人長達數日無法回家吃住都在指揮部,有人除夕剛趕回家年初一就立刻歸隊,有人整個春節都無法和遠道而來的子女見上面吃一頓飯,有人家里有老有小卻因工作無法照顧,有人挨家挨戶親自勸導高感染風險者自我隔離,有人累病發燒自我隔離期間依然保持在線隨時安排工作。

潘學郭:面對疫情,黨員必須沖在最前面

身為一名退伍軍人,雷厲風行是潘學郭在日常工作中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也就是為何一級響應啟動后,南頭街道成為了全市第一個所有黨員和領導干部實現即刻歸隊的街道辦。1月23日,南頭街道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潘學郭帶領留深黨員即刻進入作戰狀態并開始全面部署工作:以社區為單位成立戰斗小組,快人一步完成了防控一線陣地的部署。1月24日除夕夜,潘學郭還帶領黨員快速在轄區三個酒店設立了醫學觀察點,當天就安排疑似病例進入酒店進行隔離。

疫情來勢洶洶,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拆除存在疫情風險的南山家禽批發市場。在拆除行動中,南頭街道黨工委書記潘學郭身先士卒,既要科學制定拆除行動方案,還要保證拆除安全,又要做好商鋪業主的溝通工作。為了順利完成拆除工作,潘學郭連續5天在辦公室吃住,年夜飯就是一盒速凍餃子和一碗面。連和新婚回來過年的兒子、兒媳一起吃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

“兒子平時在外地,見面機會少,兒子兒媳是新婚,說這次回來可以好好陪我過個年,沒想到連頓飯也吃不上。“潘學郭有些淚目。為了不讓書記分心,兒子、兒媳在大年初三悄悄地離開了深圳。”畢竟這次情況特殊,他們也很懂事,為了不打擾我悄悄走了,沒能好好陪他們,我心里真不是個滋味。”

拆除南山家禽批發市場。


我們大年初一通知所有黨員即刻結束休假,通知一發出,街道省內黨員干部于4小時內全部歸隊,省外黨員干部也第一時間迅速趕了回來。還有早早請了假要參加結婚旅行的,把酒店機票全退了。”潘學郭表示:“街道所有黨員干部對于這次疫情防范工作展現出的主動、勇敢和擔當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也讓我更有信心打好這一場硬仗!”

“這次,最讓我感動的是群眾的認可,以往不管我們做什么工作都會有居民群眾吐槽這個吐槽那個。唯有這次,在我們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老百姓一直在為我們點贊,說我們真的是辛苦了,對于我們的要求積極響應,也會按照部署自發主動隔離。年初二和初三,多位轄區企業、藥店和群眾紛紛送來口罩、手套、消毒酒精到各個社區,還表示要參與到聯防聯控一線。”潘學郭說,“群眾的認可這就是對我們黨工委工作最大的肯定,疫情無情人有情,困難只會讓我們走得更近!”

李惠東:詳細排查鎖定出租車防止疫情傳播

深圳市南頭街道南頭城社區,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人口約2.6萬人,約有4500名湖北籍人員居住在古城內,職業多為出租車司機、公交車司機。接到街道部署,社區黨委書記李惠東立刻號召全體黨員干部停止休假,積極投入到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為了方便返深人員信息登記,我們開通了二維碼在線登記信息、網格員24小時登記熱線、值班電話登記及上門核查登記四種方式登記方式。他們都在社區黨委的指導下進行居家隔離。“李惠東說,”前幾天有居民反映鄰居張師傅于1月24日返深,沒有接受居家隔離就出門開出租車去了,我先是電話聯系他,勸他暫時不要營運,到社區登記信息后進行居家隔離,但是他卻仍一意孤行。”勸說無效后,李惠東即刻將信息上報街道黨工委,并協同街道交安辦聯系上深圳市鵬程電動車出租公司,將情況說明清楚,最終出租車公司鎖定該車輛的GPS,讓出租車無法再繼續運行。最終,張師傅配合社區登記了相關信息,自覺在家中進行居家隔離,一場可能引發疫情傳播的事件被社區黨委成功化解。

古城封閉式管理,李惠東給進出古城的居民量體溫。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黨員必須站在第一線,事無巨細,確保第一時間化解每一個潛藏的危機。”李惠東說。


彭敏:因病在家隔離也要堅守工作崗位

“安樂社區有200多家企業,員工近萬人,過完年之后就是員工返深潮了,如何最大限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于我們來說壓力很大。”南頭街道安樂社區黨委書記彭敏從1月19日開始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本來想著春節好好在家陪陪老人孩子,但自從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后,她每日都帶領工作人員奮戰在社區一線,連續許多天都沒法好好休息。

彭敏說:“春節假期保姆返鄉了,除夕夜只有到我值班,年夜飯也沒時間準備。兒子好不容易回家過個年,因為我天天值班也不能好好吃頓飯,真挺內疚的。”彭敏家中有兩個80歲以上老人,其中一個臥床不能自理,春節保姆回家后也得靠她來照顧。但疫情防控工作嚴峻,時間特殊。“身為書記,身為黨員,唯有舍小家顧大家。我相信他們都能理解我的!”

彭敏行走在各樓宇粘貼社區防疫溫馨提示。


由于長時間工作家庭需要兩頭兼顧,彭敏終于撐不住了,于29日晚出現發燒,雖然因病只能在家隔離,她卻一直堅持用手機布置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

鹽田街道永安社區

90后黨員主動放棄休假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大年三十至今,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90后黨員彭遠康,主動放棄春節休假,選擇堅守基層一線,每天早出晚歸,堅持入戶宣傳排查,及時掌握疫情動向,配合做好密切接觸人群的追蹤排查和個人防疫檢查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履行了責任和擔當。

“我是鹽田本土居民,家就在這里,過年不外出也罷,假期留給有需要的同事。”接到防御疫情的指令后,擁有5年黨齡的彭遠康沒有絲毫的猶豫,他主動要求放棄休假,選擇值班。在永安社區,彭遠康是一名社區專職工作者,負責安全生產工作。春節期間,彭遠康不辭勞苦,早出晚歸,每天在自己負責的片區內挨家挨戶排查,及時掌握并上報疫情的最新動向。他說,“我今年28歲,正當年輕力壯時期,可以多干多跑。”

彭遠康:主動放棄休假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疫情面前,任何人無法置身事外,全國黨員與群眾一道,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從自身做起。彭遠康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年輕黨員,更加有責任擔當起這份職責。他發揮黨員戰斗作用,值班期間與醫護人員、轄區民警等每家每戶地排查。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人群追蹤排查和個人防疫檢查等工作。目前,該社區排查出密切接觸人群有11人,其中2人已離開社區,剩下9人實施居家隔離。

疫情防控是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需要廣大黨員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作為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彭遠康堅守崗位及時掌握疫情情況,及時采取行動。在排查中,收集到群眾回湖北或到醫院就診時,他立即借助社區資源,通過出租屋信息、衛計系統、網格資源、群眾力量等想盡辦法跟蹤該群眾,做好密切接觸人群等追蹤排查,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鄭創彬)

龍崗區龍東社區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黨員主動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31日上午,堅定嘹亮的誓言在龍東社區工作站響起:“我鄭重宣誓,自愿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聽從黨的召喚,沖鋒在前、無私奉獻、不計報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絕不辜負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稱號。堅決打贏役情防控阻擊戰!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龍東社區黨委第一書記曾思斌帶頭領誓。


原來,是龍東社區黨委為做好轄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組織號召黨員志愿者到大廣農貿市場開展體溫監測、防疫宣傳。“消息一經發出,就得到很多黨員的支持,大家紛紛在群里接龍報名,經統計,共有45名黨員報名,分批參加!”社區黨委書記邱雪鋒告訴記者。

集中宣誓完畢,寶龍街道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龐西磊同志率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及書記等黨員志愿者立馬出發到大廣農貿市場,在門口支起了帳篷,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對進入市場的居民進行體溫監測,向沒戴口罩的居民免費派發口罩,并向他們派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社區居民指引》。現場還設置了募愛·饋眾捐贈箱,呼吁居民自愿捐款,用于購買防護物資,繼續向居民免費派發。

大廣農貿市場入口黨員疫情防控先鋒崗。


你們真勇敢,為你們點贊!謝謝你們犧牲了自己的寶貴假期,沖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領到口罩的李先生說道。現場,經過的陳女士得知正在開展募捐,立刻使用微信掃碼捐了50元。“沒有什么能做的,只能捐款聊表心意”!

據悉,此次志愿服務發動源自一位老黨員的主動請纓。1月30日下午,龍東片區聯合黨支部書記胡秋紅微信上收到陳日光同志的消息:“秋秋書記,你好!鑒于近日返深人員倍增,社區工作量可能負重,建議書記以支部名義,向社區請纓,盡量組織留深黨員協助社區做好防控,監測和上門登記等相關工作,真正體現黨員先鋒和使命擔當,在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率先垂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這充滿豪情壯志的消息,胡秋紅當即找到社區黨委商議。“到大廣農貿市場設置黨員疫情防控先鋒崗吧,市場每天買菜送菜的居民和菜農多,要加強檢查和宣傳!”社區黨委第一書記曾思斌說道。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防控疫情的斗爭,我們必須義無反顧、沖在第一線!”陳日光同志說道。據悉,陳日光同志是一名62歲的老黨員,原是龍崗區商務工會聯合會支部的副書記,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已經退休,平日積極參加支部組織生活以及黨員志愿服務,此外還經常參加深圳紅十字會的慈善活動,是支部有口皆碑的黨員先鋒模范。(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黃琬婷 通訊員 陳麗歡 胡秋紅)

南山婦幼保健院

8小時不喝一口水 黨員一線逆行與愛同行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南山婦幼的醫護人員一直奮戰在一線,這個春節對于他們而言是平凡的,因為假期加班對于醫護工作者而言,確實再普通不過,但對每一個小家而言,卻特殊的不能再特殊,他們是黨員,在疫情前的“逆行”是黨旗的號召,是醫者的仁心、專業操守,還有家中幾代人的支持。

王喜文:第五個春節沒能在家過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對于背井離鄉發展的現代人而言,每年過年回家看看父母,是對老人的慰藉,也是緩解濃郁鄉愁的一個出口。

王喜文已經有4年沒回家過春節了,今年他滿懷期待回家陪老父親或一個團員年,大年二十九那天一早,他剛到江西高安老家,還沒出火車站,就接到單位要求返回待命的通知,不帶猶豫的他轉身會車站買了當天晚上返深的票,趁著幾個小時的空檔,他給去世母親上了墳,說說心里話,隨后匆忙趕回家陪父親吃了頓飯,家中的椅子還沒坐熱,當天夜里便返回了深圳。臨走時,不善言辭的他愧疚地抱了抱父親,老父親也沒多說什么,但王喜文知道父親會理解他。

大年初一,他接到參加高速路站點車輛檢疫任務,當天夜里溫度只有13度,天上下著小雨,高速路的風口也比路面要強勁幾倍。從凌晨零時到八時,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連續工作了8個小時,沒吃、沒喝、沒上洗手間。

“沒什么好說的,大家不都一樣嗎,只要是我的班,我一會嚴防死守。”王喜文說,自己的堅持是一名醫護人員應盡的職責,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

“兒不能陪您過這個春節了,但可以保障大家過好這個春節”

王沖接到單位通知后提前結束假期,除夕當天從山東老家返回深圳,臨走時對母親說“我是黨員,是醫院的中層干部,也是一名醫務人員,在工作上要帶好頭,要召必回,要主動沖到疫情防控一線上去,兒不能陪您過這個春節了,但可以保障大家過好這個春節。”,大年初一,他到醫院值守,接受、傳達上級各項疫情防控文件并及時向院領導匯報各項工作。晚上,一家人準備晚餐時,接到上級防控任務,急需派人到三個高速路口執行疫情防控任務。返程的疲憊還沒消,又在工作崗位上忙碌了一天,但是他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任務緊急,容不得多考慮,他一邊向院領導匯報了解情況,一邊往醫院趕,一邊把自己排到了第一批夜班崗位。在沿江高速路口,天下著小雨,刮著海風,溫度也越來越低,從夜里零點一直工作到初二早上八點,在幾個車道來回奔波,對入深的外地車輛乘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他說“雖然很辛苦,但是感覺自己工作責任重大,為了守護深圳的安全奉獻了一份力量,所以也沒覺得勞累和寒冷”。

郭健和王淑琴:堅守沿江高速檢查站的小夫妻

郭健和王淑琴在單位相識,成了一對,2018年底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和很多家庭一樣,老人來到深圳幫忙帶孩子。今年春節,夫妻二人準備帶著兩位老人和孩子去周邊玩玩,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來計劃好的春節假期行程被完全打亂,接到停止休假待命的通知后,夫妻倆立刻回到了工作崗位。

大年初二,兩人同時被安排上了車輛檢疫工作的晚班,一個在沿江高速檢查站,一個在同樂檢查站,當時,一歲三個月的兒子感冒、發燒、鬧人,夫妻倆沒有向單位反映家里的特殊情況,只是轉身交待好孩子的爺爺奶奶,親了親兒子胖嘟嘟的小臉,戴起口罩各自出發。通情達理的老人默默的帶著孫子,一句怨言也沒有。

鄧特:新手奶爸老黨員以身示范 勇當疫情一線逆行者

鄧特還是一位新手爸爸,孩子剛剛滿6個月,妻子尚在哺乳期,原定春節回老家探望妻兒的他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毅然決定留在深圳,他的家里人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大年初一晚上,他接到緊急任務要完成上級交待的南山5個交通點檢疫任務,清晨5點半,深圳降溫、狂風驟雨,他準時達到南山汽車站開始一天的檢疫工作,成為醫院第一批完成交通點檢疫任務的5個人之一。

鄧特是黨辦主任,完成現場任務后,他馬不停蹄回到醫院,向全院黨員發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倡議書”,號召廣大黨員醫務人員自覺主動地沖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前沿,不畏懼、不畏縮,全院205名黨員簽署《承諾書》。隨后,他又組建“南山區婦幼保健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先鋒隊”,共募集到325名先鋒隊員,隨時服從醫院調遣,機動開展臨床診療、公共衛生流行病學調查、物資采購調度、預檢檢分診、交通點體溫監測以及其他志愿服務等。

張澤松:年三十前夕含淚退票留深

張澤松為DRG工作、籌備健康體檢科并完成體檢任務,2019年她一天年休假沒能休成,準備忙完春節休幾天假回騰沖老家陪陪89歲高齡的老母親,1月22號,她跟母親視頻告訴老人家回家的時間,母親高興壞了,一邊忙著準備她愛吃的東西,一邊給她晾曬被褥,等待女兒回家。

1月23日,張澤松接到單位停止休假的通知,她一邊退著票一邊止不住流淚,電話告訴媽媽不能回家了,原以為媽媽會埋怨她,可媽媽說:“沒事,我很好。你是醫生,病人更需要你,你得好好保護自己,媽媽在家等你。”

大年初一接到交通站點檢疫的任務后,她二話沒說,第二天以早就到沿江高速進行車輛檢疫。微雨的年初二,她矮小的身影在雨中三個車道中不停奔波,一天下來,預檢外地車輛290多輛,抽查本地返回車輛20臺,為1200多人檢測了體溫。

“國難當頭,責無旁貸,今天我也報名參加醫院的黨員先鋒隊了,隨時服從黨組織和醫院的決策部署,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張澤松說。

馬什梅:產后五個半月 哺乳期的她走上防控一線

馬什梅在2019年8月當了二胎媽媽,今年春節,孩子的外公外婆去了上海,計劃初四回深圳。她和老公帶著孩子歡歡喜喜的回四川老家和孩子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回川的路途遙遠,20號出發21號才回到老家,兩位老人格外的開心,忙里忙外的準備年貨和年夜飯,熱鬧溫馨。

就在到家的第三天,也就是農歷大年三十,她接到醫院返深待命的通知,遠在上海的外公外婆趕不回來,回家孩子無人照看,只能讓奶奶跟他們在大年三十返回深圳,爺爺哭了,奶奶也哭了,但是沒有辦法,在災難面前她沒有任何遲疑,立刻買了機票在除夕夜回到深圳,留下爺爺一個人在老家過年。

大年初二,接到醫院通知參加同樂檢查站檢疫工作,家里人怕她被傳染,不讓去,馬什梅就給他們做思想工作,最終說服了婆婆和老公,準時參加了檢查站車輛檢疫工作。孩子只有五個半月的她尚在哺乳期,這時候的媽媽最怕脹奶,她提前就做好準備,工作八個小時不喝一口水。“在疫情面前,所有的困難都是浮云,所有的苦難在大家團結一致的抗擊下終會迎刃而解。”馬什梅說。(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曹文麗 通訊員 王敏)

[編輯:鄭曉鵬]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久久重口味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