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展開防控阻擊戰之際,深圳新聞網推出“戰疫深圳人”欄目,通過記者跟拍的形式,把鏡頭和筆頭對準疫情防控一線,用圖文視頻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深圳人在阻擊疫情上的堅守和擔當。本期聚焦疫情下的基層干部。
譚銳軍(左一)在勸導群眾配合監測工作開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小輝 通訊員 文巧環)“你好!請在這邊配合監測體溫,最近有去過外地嗎?去的是哪里......”在葵涌辦事處高源社區設置監測卡口的第一天,高源社區副書記譚銳軍與他的團隊成員一道,在社區主干道的監測點仔細詢問每一位進出人員的情況,并為他們作相關登記。譚銳軍告訴記者,社區中的各個卡口將實行24小時值班制,而自己也會身先士卒,守牢社區抗擊疫情的“最后一百米”。
細心、細致打好這場“戰疫”
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區防疫工作,譚銳軍主動放棄假期回到崗位,并帶領團隊成員積極投入到社區的“戰疫一線”。除了在社區公共場所及樓宇入口處張貼宣傳海報外,譚銳軍還在社區微信群中及時轉發相關推文及指示要求,引導轄區居民正確預防,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當我在社區的微信群中發布將設置檢測卡口的通知后,得到了許多居民的點贊,有了他們理解和配合,才能營造全民參與抗擊疫情的良好氛圍!”譚銳軍告訴記者。
社區設卡的決定得到轄區居民的認可
此外,為徹底摸清社區中的人員情況,從大年初一開始,譚銳軍就和他的團隊成員來到轄區出租房、工地及三小場所開展地毯式排查。對于在排查過程中發現的湖北籍及途徑湖北新近返深人員,譚銳軍和團隊成員都仔細登記他們的相關信息,并細心勸說他們進行14天居家隔離。
據譚銳軍介紹,對于這部分居家隔離人群,高源社區采用了“1+3”小組模式進行跟蹤管理,即由“社區書記+醫護人員+民警+網格隊長”組成的隊伍,對該人群進行每天兩次的回訪及觀察,并在生活上給予他們必需的關愛。
但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太配合工作的人員。對此,譚銳軍總會耐心勸導并向他們認真講解防范疫情的重要性,許多原本抱有抵觸情緒的人經過他的勸說都會放下思想包袱,并最終配合他們的工作。
高源社區工作人員為來往的人員登記相關信息
既為“大家”著想 也為“小家”操勞
在如今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譚銳軍在守護社區這一“大家”的同時,也時刻為他的防疫小組團隊這一“小家”而操勞。譚銳軍直言,除了防范疫情這一主要工作外,最讓他操心的就是工作開展中的人員統籌及安排問題。
“此次疫情防范工作沒有先例可循,我們的團隊都是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斷實踐、摸索和完善我們的工作方法,當遇到一些新的情況,我們的工作思路和方案都要重新調整,譬如在開展人員詢問時,人與人之間距離應該是多少等細節問題都要一一梳理,從而在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也能保障我們工作人員的健康不受威脅。”此外,為進一步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譚銳軍還要求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從自身做起,切實擔起社區抗擊疫情的主力軍責任。“只有把人員管理這塊工作做好,并且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才能把防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高源社區在公共場所顯著位置設置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品
據介紹,譚銳軍和他的團隊成員均來自辦事處和社區。如今,在前期的地毯式排查工作結束后,他和團隊的工作重心將轉移到監測卡口,并將每天分成3至4小組輪守在社區的各個卡口,既當好社區的“抗疫排頭兵”,也當好轄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譚銳軍告訴記者,從疫情開始到現在,自己和團隊一直奮戰在社區的“抗疫一線”,雖然有時也會覺得辛苦,但自己作為一名黨員,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