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金的入黨申請書
編者按:“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日趨嚴峻的特殊時期,我迫切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先進組織,希望能和當前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先進分子一道,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御攻堅戰,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這是龍崗區婦幼保健院中心實驗室羅小金醫生的入黨申請書,也是他的抗擊疫情的請戰書,更是他以實際行動靠近黨組織的誓言。當然,這不是偶然的行動,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在成長道路上對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期耳濡目染所致。特別是,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親眼目睹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的大無畏精神,讓羅小金深深感動,也更加堅定了他加入黨組織的信心和決心。
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無可替代
在整個疫情阻擊戰中,龍崗區婦幼保健院黨組織自始至終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以曹樂勝院長為首的醫院黨委就身先士卒緊急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到抗病毒戰斗中去。院黨委發出了通知,號召廣大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全院人員迅速響應,截止2月3日,報名人數達369人,其中黨員112人。醫院組織了部分代表參加的宣誓儀式,大家激情滿懷地舉起右手,莊嚴承諾:我將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無條件服從大局,時刻準備著聽候組織調令;立志沖鋒在前,誓到防疫第一線;我必履職盡責,嚴守規范,防護到位,確保零感染;保證與病毒戰斗到底,不打贏這場硬仗絕不收兵。
最接近病毒的團隊-中心實驗室
羅小金所在的中心實驗室是廣東省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轉化醫學創新平臺合作單位、龍崗區醫學重點培育學科、龍崗區出生缺陷重點實驗室、龍崗區婦幼醫學轉化中心,設備和技術力量處于全市婦幼系統領先水平。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因我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標本量驟增,區疾控中心無法獨立承擔徒增的工作量,通過上級部門的嚴格篩選和考察論證,中心實驗室被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成為我區繼區疾控中心后第二家檢測實驗室。
學科帶頭人、區優秀專家、醫院副院長魏鳳香博士就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羅小金的領路人。自疫情發生后,魏鳳香同志和院班子成員一道,一直在前線指揮疫情防控工作。在1月29日接到區衛健局要求我院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任務之后,她來不及告別親人,親吻孩子,只是給愛人打了個電話,就立即帶領實驗人員馬不停啼準備相關事宜,在醫院相關科室支持下,兩天內完成騰挪空間、購買設備耗材、人員培訓等籌備工作,并親自與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一道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由于防護的要求,她和同事一道吃住都在實驗室直到完成任務。
他們科室還有一名醫生曹憲振,是剛入黨兩個月的黨員,在得知需要人員到區疾控中心支援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后,第一個寫好《請戰書》,并如愿被派往區疾控實驗室支援。他說:“現在疫情嚴峻,作為一名黨員,我應該義無反顧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在這次戰役中,中心實驗室有11名黨員報名參加新冠病毒檢測,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誓言,做了一名與病毒最接近的人。
帶病堅持到一線,只因我是黨員
李萬樂醫生原本是一名臨床醫生,由于視網膜脫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做了兩次手術,身體經不住臨床的高壓力,不得不從臨床轉到了項目管理。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領導擔心他的身體可能受不了,也擔心他眼睛的狀態可能會變嚴重,本來沒有安排他上前線,但李醫生沒有退縮,甚至沒有考慮,他堅決要求去發熱門診,他說:“我一定要到抗疫最前線,不需要其他理由,只因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醫生,夫妻倆都是我院員工,都長期重病纏身,但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他們沒來得及和親人團聚就投入到這場戰役戰中,孩子還小,只能請父母幫忙照顧。因為自己在需要隔離的發熱門診工作,所以即使是過生日的時候,他愛人也只能遠遠地招招手,道聲祝福,默默地給他加油。與孩子和父母親就只能隔屏相望了。
唯一的女內科醫生,臨危受命挑起防控一線大梁
醫院內科只有兩名醫生,除黃丹丹外,另一名男醫生年齡偏大,身體也不是太好,所以在這疫情防控的節骨眼上,院內緊急開設了成人發熱門診和成人發熱觀察病區,黃醫生臨時負責成了疫情防控一線的“頂梁柱”。她二話沒說就挑起了重擔,親自坐診,親手診治每一個可疑的病人。她的愛人經常為她擔心,她自己倒不是十分擔心自己的安全,因為對自己的專業有足夠的自信。她唯一擔心的卻是她新帶領的這個團隊,這些醫護人員都是臨時從各個科室調配過來的,專業都不一樣,技術水平也不一樣,面對的又是未知的傳染病,對其認識在不斷更新,給防治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她努力協調,帶領大家一起演練,一起奮斗,很快團隊就進入狀態,團結協作,順利渡過一個又有一個難關。她非常感激團隊的付出和支持,卻忘記了自己有多不容易,從這個臨時科室成立到現在14天,黃醫生已經連續在崗位上奮斗14天,在這14天里,無論除夕還是周末她都一如既往的在前線做著自己的工作,大家都認為她很了不起,但她自己只是覺得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用她的話說,“平常心,做平常事。”
在宣誓墻莊嚴簽字
“我當然舍不得兩個孩子,但責任更重要”
院感辦主任呂慧,是兩個孩子的媽,夫妻兩人都在醫院工作,最小的孩子才一歲多,正是嗷嗷待哺、離不開母親的年齡,但由于院感辦人手緊張,疫情緊急又無可替代,呂慧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她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家里的老人照料,自己義無反顧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除夕那天,醫院剛好來了第一例需要轉院的有流行病學史的患者,她還沒來得及吃一口團圓飯,就投入前線指揮參與轉運,指揮環境消殺,直到凌晨。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基本上天天泡在醫院,制訂消毒隔離規范,輔導全院培訓,對全院的消毒隔離事必恭親,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有人問她孩子這么小,難道你舍得孩子嗎?她回答說:“我當然舍不得兩個孩子,但責任更重要。”
從學生時期的書本和電影,到長大后的生活和工作,特別是最近疫情防控的時間里,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讓羅小金心緒難平,他經過反復思考,多次和黨組織談心,最后以飽滿的熱情和謙恭的態度、崇敬的心情,提起手中的筆,一筆一劃,親手書寫了入黨申請書和請戰書,他在請戰書上寫道:“我深知這次疫情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我志愿申請加入最接近病毒的病毒核酸檢測組,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一線,為贏得這場戰役而戰斗!”他說不想用電腦打印,一定要親筆書寫,才能寫出自己的心聲。(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譚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