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月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何靜)深圳二月初的夜里,下起了淅瀝瀝小雨,顯得格外清冷。但當記者來到健康驛站時,卻被這里的火熱與溫暖所感動。
作為福田區首家健康驛站,經過緊張有序的準備,健康驛站于1月29日正式建成,成為切斷疫情傳播的一道重要防線。
面對陌生的環境,97位從五湖四海的來到這里的隔離者十分不適應,為此,由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團隊,為驛站里的人們提供醫學觀察及生活上的幫助。值守于此的醫護人員盡自己最大努力,用一系列實用又暖心的行動,將健康驛站變得親情化、人性化與貼心化,讓大家感受到這里就是家。
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共產黨員就要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醫院黨委的部署下,火線成立健康驛站臨時黨支部,吳玉娟護士長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體醫務人員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了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
“來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這座城市的標簽。面對這些隔離者,值守的醫護人員同樣把他們當作家人,來到驛站的人們會被加入健康驛站微信群里,第一時間拉近大家伙的距離。
幫拿一下快遞、調整飯菜口味、缺少洗漱用品……,微信群里時不時會有各種信息跳動,而及時解決這些需求就成了醫護人員工作的一部分,護士盤清梅卻從沒有嫌這些小事,她說這恰恰說明大家已經成為一家人了,因為小事中有真情的流動。
由于人員緊張,醫護們除了需要完成醫療任務,往往還要承擔許多額外工作,如每天要做消殺、送餐等等,工作強度大,這就使得他們不能有充足時間同每一位隔離者交流。醫生王禹燕說到:“面對疫情,面對這群新的家人,除了生活上的照顧,精神上的加油與鼓勵同樣十分重要,語言無法傳遞的,可以通過文字,讓溫暖與力量在紙間流動,傳遞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