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吳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醫者的價值及對醫者的“敬意”受到了挑戰和動搖。這段時間,醫護人員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的身影屢屢讓人感動,冒著危險救治病人的事跡頻頻刷屏……
“做醫生的收獲經常會有感動,更多來自患者,但素不相識的感動,讓我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季節,感受到夏天般的溫暖。”2月6日,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的吳醫生說,因為崗位不同,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沒有感受這些驚心動魄,但近期她親身經歷和聽同事講的理發的故事,如同暖流浸潤著她的心田,激起陣陣漣漪。
理發故事:得知醫生身份后理發師拒不收費
為了抗疫,同事們很多24小時留守醫院值班。同事駱醫生好不容易擠出時間,想去理發,轉遍了醫院附近的理發店都沒開門,有好心人指引到一酒店二樓讓碰碰運氣。果然有一家理發店,有位約20多歲年輕人獨自守店,但因考慮到疫情傳染,不想開門做生意。好言相說后,年輕人說剪發收費是180元。駱醫生想著特殊時期,生意人不容易,再想到擠出時間不容易,雖然價格貴的離譜,但還是理吧。于是,年輕的理發師戴上口罩、手套,開始認真理發。理發過程中寒暄起來,當知道駱醫生身份,理發師肅然起敬,不停的感嘆作為醫者如今面臨的艱險和辛苦。理發完后,駱醫生微信支付,誰料被退回,表示能免費為醫生理發,是作為普通市民對醫生的敬意,還囑咐駱醫生保重身體。之后,駱醫生幾次支付均被退回。
乘車故事:大年初一公交司機“破例”免費
大年初一,舉家歡慶。團圓夜之夜,吳醫生陪著家人們小酌了兩杯。突然收到信息,晚上9點半召開緊急會議。因喝酒不能駕車,于是打算打車去單位。初一的夜晚,街道空無一人,更不見出租車的身影。她邊走邊等車,走了20多分鐘都沒等到。突然有輛公交車停下,才發現前面就是公交站臺。因平時很少坐公交,對公交線路不熟悉。因一路上沒人,又感覺車的方向與單位方向一致,于是吳醫生趕緊上車。上車后才發現身上分文沒有(現在沒有帶現金的習慣了),于是尷尬的她拿出工牌,試著問司機,車輛是否去醫院方向,并解釋因為醫院緊急有事,沒有帶錢和乘車卡。司機看了工牌后,很熱情的說:“大年初一,很難找的士,你們晚上去醫院,一定是關乎人民健康的大事,車費就免了,你們醫院工作的人真不容易啊,大過年的還往醫院跑。”等吳醫生下車后,想記下車牌,以后去補交車費時,發現公交車已經駛離了站臺。
“我和同事感受一樣,都遇到的善良的人們,都感受了作為醫者,得到的尊重。”吳醫生感動地說,威廉·奧斯勒說過,醫學是人類善良思想和互助行為的表達。醫生如此,大多數人也如此。相扶相助,讓感動相互傳遞;用愛溫暖,讓病魔無所遁形。吳醫生認為,只要大家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互幫互助,肯定能夠很快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