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十一
深網評論員聞梧
在路上、準備返程、和已經回到深圳的你,新春快樂!往年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已經開工一周了,但今年,我們的城市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你會看到,為了打贏這場防疫大戰,我們這個城市想了很多辦法,投入了很多力量;你會看到,為了打贏這場防疫大戰,很多人冒著危險,很多人加班加點,很多人告別家人;你會看到,為了打贏這場防疫大戰,很多人全力配合,宅家堅守,閉門不出……所有人的目標都一致,那就是早日讓這個城市恢復到原來的樣子,讓道路車水馬龍,讓寫字樓的燈亮起來,讓流水線轉起來,讓吊臂動起來,讓健身房熱鬧起來,讓公園的風箏飛起來,讓孩子的讀書聲響起來,讓網紅餐廳的長隊排起來……這是我們熟悉了又陌生了,厭倦過又想念的生活,是這座活力之城應有的樣子。你之所以來,之所以愛這個城市,也是因為這一切。
這兩天,通往深圳的高速車流增加了,高鐵乘客變多了,各種檢查更嚴格了。“1000萬人即將返深,最大的考驗將到來”,這樣的句子讓很多人擔憂。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壓力呢?可能因為這些:首先,深圳是一個面積小,人口多的城市,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超過2000萬人,密度大了,相互感染的可能性就更大;第二,深圳是一個高樓多的城市,在全國的高樓數量排名中位居第一,甚至超過了香港和上海,大量的高層電梯,無疑加大了交叉感染的概率;第三,深圳企業多,工廠多,這也加大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第四,不得不承認,深圳的醫療資源有限,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深圳的醫院床位數是47551張,千人床位數是3.65張;而廣州2014年的這兩個數據分別是77011張和5.69張,盡管我們正在加快建設第三醫院二期工程,但這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都是深圳把這幾天當成了一場大考的原因。
那么,這道考題的答案在哪里?很大程度上,答案可能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第一個答案,是誠實。假如近期有過到重點疫區的經歷,或者與疫情地區人員有過密切接觸,或者到深圳后出現發熱等相關癥狀,請按相關規定如實上報,并及時做好隔離防護。要相信醫者仁心,要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干預早治療,這個病的治愈率是很高的,深圳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痊愈出院了,千萬不要等到病情加重才不得不上報,這可能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
第二個答案,是做好充分的防護。外出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主動配合相關檢測,盡量少出門,不聚集不扎堆,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第三個答案,是請一定遵守深圳關于企業復工的規定,不該開的工絕對不開,能遠程完成的任務,用視頻音頻開的會一定不要見面。大家理解企業的壓力,深圳也推出了很多辦法幫助企業減輕壓力,還有很多好房東好業主也在減租,當然,這可能還不夠,也許延遲開工的每一天,企業都在蒙受損失。但請牢記,自己和員工、同事的健康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只要人還在,健康還在,失去的都可以回來。
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的活力、包容、文明、規則意識、創新精神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褪色。讓我們一起加油,跟那些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一線醫護工作者,跟那些寒風中在路口測量體溫,登記情況的衛生人員、執法人員,跟那些下沉到社區的防控人員一道,答好這道題,守住這座城!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81期|務實管用 ,深圳這顆給企業的定心丸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