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展開防控阻擊戰之際,深圳新聞網推出“戰疫深圳人”欄目,通過記者跟拍的形式,把鏡頭和筆頭對準疫情防控一線,用圖文視頻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深圳人在阻擊疫情上的堅守和擔當。本期聚焦疫情下的退伍軍人。
朱向前(左三)向社區抗疫人員捐贈物資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小輝 通訊員 彭刊)有一種人,無論是否戎裝加身,在他們的血液里和骨子里,永遠烙刻著兵的基因,朱向前就是其中一個。他于2005年入伍,在部隊受教育10年,轉業后一直感恩組織對他的栽培和教導,造就他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一直保持回饋社會的本心。“我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我就一定會在。”
朱向前在社區路口檢測點值守
“這些天我們看到辦事處、社區一線人員24小時值守在路口,加班加點不能按時吃飯,真的非常辛苦,企業也是社區的一份子,我們要和你們并肩作戰。”為支持社區抗擊疫情工作,朱向前發動企業力量,向社區捐贈了20斤消毒酒精、1000雙手套、20箱方便面以及10箱菊花茶,為一線工作人員加油鼓勁。他還表示:“我們將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做好企業內部防疫組織工作,摸清工作人員春節出行路徑,并密切聯系身在湖北的員工,及時上報他們的情況,另外我們也會竭盡所能,跟隨社區黨委步伐,組織力量投入防疫工作。”
朱向前帶領家人主動參與到社區圍合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接到社區黨委需協助封閉路口的指令后,朱向前迅速組織人員響應。人手不夠就動員家人一起上,他們帶著工具和材料來到社區主要出入路口,親自加入圍合工作。不到一個小時,一堵保障社區安全的“銅墻鐵壁”就完成了。“我在南澳成家立業,這里已是我的家鄉。”朱向前表示,只要組織有召喚,群眾有需要,哪里就會有他的身影。不管是參加2018年山竹臺風災后重建,還是當前的疫情抗擊,朱向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如有戰,召必回”的堅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