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原創新聞>

基層防疫有妙招 看看他們都用了哪些“神器”

條評論立即評論

基層防疫有妙招 看看他們都用了哪些“神器”

分享

春運返程客流到來,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城市流動人口逐漸增多,深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提高疫情聯防聯控的質量和效率,深圳多個社區都推出了各自的“防控神器”,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12日訊 春運返程客流到來,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城市流動人口逐漸增多,深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提高疫情聯防聯控的質量和效率,深圳多個社區都推出了各自的“防控神器”,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福田:“暖心10條福禮包”送給居家隔離人員

專門針對居家醫學隔離的群眾,福田區推出了“暖心10條福禮包”。這份“福禮包”包括一套VIP月卡、一個健身小器材、一份兒童禮物、一本暢銷好書、一場分享活動、一條解疏熱線、一個跑腿小哥、一份愛心補貼、一盆希望綠植等,充分考慮到居家群眾日常生活的需要以及身心健康的保障。

同時,還啟動了“福田區宅家戰疫抖音短視頻大賽”,讓不能出門的日子,也變得不那么難熬。(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黃思凌 張涵莠 通訊員 溫現青)

龍華大浪:推行“紅黃藍綠”四色工作法

近日,根據不同居民的情況和需求,大浪街道用四種顏色的卡片對居民出入進行分類管理:紅色是有發熱等異常癥狀、按要求正在居家隔離的人員,黃色是來深14天內,正在居家隔離且無異常癥狀的人員,可視情況轉為其他管理模式。紅、黃兩類人員嚴禁其出門,由社區工作站提供物資采購、幫送服務。藍色是沒有居家隔離、身體狀況正常的在家人員,憑證可以兩天出入1次;綠色是沒有居家隔離、身體狀況正常的上班人員,憑證每天可以出入1次。

目前,“紅黃藍綠”四色工作法已經覆蓋大浪街道小區10個、城中村66個,居民出行人數、出行次數有效減少,居民憑卡出行時工作人員也一目了然,極大節省了雙方的時間。(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維易 通訊員 呂丹紅 宗陽灑)

持有藍綠兩色出入證的居民可進出小區。

龍華觀湖:啟用智能門磁裝置形成“強制電子圍欄”

近日,龍華區觀湖街道率先啟用智能門磁裝置防控疫情,形成“強制電子圍欄”。智能門磁裝置是基于先進的蜂窩移動物聯網連接技術的監測裝置,具備“打開報警”“超時報警”“人流統計”功能,若門被打開,監管員可收到短信和語音報警通知,再配備后臺管控系統,運用大數據、泛感知技術,可實現對居家留觀人員的活動軌跡、動態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

目前,觀湖街道已采購2000套智能門磁裝置,并爭分奪秒進行安裝,將實現轄區所有居家留觀家庭全覆蓋,確保全方位全天候實時有效監控,避免交叉感染風險。(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陶倩 楊維易)

工作人員在安裝智能門磁裝置。

寶安新橋:全面啟用“零接觸”電子“臨時出入卡”

近日,新橋街道新橋社區啟用電子臨時出入卡,居民只要在手機上向工作人員展示,便可作為出入小區憑證

據了解,新橋街道的電子臨時出入卡是在深圳市要求的“系統認證圖碼”及“人員通行證”的基礎上,結合社區實際創新而成。啟用電子“臨時出入卡”不但減少了因登記信息、發放出入卡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同時最大程度實現了“零接觸”管理,解決了疫情防護期間轄區人員管控難題。

此外,為加強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監管力度,提升監管工作效率,新安街道啟用了手機看家智慧防控系統,通過手機、電腦等監測隔離人員在家情況,避免工作人員上門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同時實現隔離人員的實時監控和違規預警。(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鐘滿香 通訊員 昌建)

新橋社區對出入人員檢測體溫

寶安燕羅:595個檢疫點實現防疫大數據共享

針對街道大量人員返(來)深及部分單位陸續開始復工的情況,燕羅街道主動謀劃,開發信息登記智慧系統,在轄區內社區、工業園區、企業、工地、政府單位等區域出入口的595個檢疫點,設置相應的編號、二維碼、操作指引和檢疫上崗須知,進出居民可以微信掃碼的方式,直接在線填寫身份信息、具體檢疫點編號、出發城市、每日體溫、來燕羅時間等信息。

通過后臺系統,工作人員能精準快速地鎖定來自(途經)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確保防控檢疫工作全面覆蓋。(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釗 曾舒琪 謝孫武 鐘滿香)

社區居民掃碼登記信息

南山深圳灣:啟用機器人為員工送餐

伴隨著“嘀,嘀,嘀”的提示聲,一群可自動避障,自行規劃路線的“萌萌噠”白色機器人出現在了深圳灣科技生態園。這是園區避免接觸式傳染運用的最新自動駕駛機器人服務。

在這次防疫工作中,機器人分工明確,大的“陽光”物流機器人負責園區內的運輸,小的“燭光”樓宇機器人負責樓棟內的送餐。目前園區一共投入了30臺這樣的機器人,單次至少運送60份訂餐,最高可日供500-1000份餐點。

此外,深圳灣科技創新生態服務平臺MyBay APP中的“園區外賣”功能也正式上線,為園區企業提供園區專屬的點餐服務,有效避免了用餐時段的人員密集接觸。(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

羅湖:多架無人機對淘金山綠道進行全面消毒

淘金山綠道自開通以后,深受游客喜愛,在節假日日均游客超過1萬余人。針對近日發生的疫情,為確保淘金山綠道游客的健康安全,羅湖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對淘金山綠道采用多架無人機進行全面消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為避免游客聚集,羅湖區的公園也關閉了童趣園等景點,并進行每日2到3次的全面消殺。(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曾雨竹)

采用無人機對綠道消毒

坪山石井:安裝監控攝像頭掌握隔離戶行蹤

坪山區石井街道石井社區充分發動社區網格化的群防群治組織,采用“六個一”機制構筑起嚴密防線:一份告知書,講清居家隔離事由和要求;一支溫度計,方便隔離對象測量體溫;一個愛心包,提供洗漱用品和水果、面包、牛奶等,體現深圳關愛;一張隔離牌,在隔離對象門口、所在房屋門棟,張貼隔離信息,公開隔離日期;一個攝像頭,24小時掌握隔離對象行蹤,確保不脫控;一個包干組,由專人聯系,動態了解情況,記錄體溫,提供買菜、快遞等事項代辦服務。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邱嘉熙)

南山南頭:自錄“小喇叭”宣傳防疫知識

“積極上報疫情信息、共同維護公共安全……”近日,南頭街道各社區的“小喇叭”里循環播放著一段錄音。這段一分多鐘的錄音來自南頭街道南頭城社區一線抗疫人員蔡葉文。

考慮到南頭古城中老年人較多且又屬于易感人群的現實情況,蔡葉文在電子屏宣傳、微信宣傳等新媒體宣傳的基礎上,決定用傳統、直接、快速、接地氣的“小喇叭”做宣傳。

在參考權威媒體上的提醒內容并結合目前社區工作實際后,她發揮播音特長,編寫并錄制了多條語音通知、溫馨提示及相關通告,向居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讓更多的居民能夠掌握防控措施。(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曹文麗)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鄭曉鵬]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