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15日訊 疫情影響下,復工后的園區和企業如何兼顧防疫和生產,推出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舉措?近日,本網記者探訪了多個深圳各區已經復工的園區和企業,看看他們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龍崗天安數碼城:科技上線助力防疫
天安數碼城組織人員對園區進行消殺
龍崗天安數碼城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59萬平方米,是深圳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和十二、十三五重點項目。目前園區聚集了電子信息、軟件、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了大、中小企業300多家,年高新技術產值近150億元。目前,園區已有67家企業復工,其他企業下周起也將陸續復工。如果企業全部復工,龍崗天安數碼城將有一萬多名員工,每天出入登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小程序引導人員快速登記監測。
為此,天安數碼城創新開發了專門的小程序,用于日常對進出人員的監管。由企業上報員工信息,錄入網上系統,員工進出時,用手機掃描一下,就會出現該名員工的基本信息,體溫合格后,系統將生成一個電子版的通行證,快速地進行登記,避免造成人員擁堵。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
龍崗印刷企業:公司宿舍一人一間避免交叉感染
“新年好,歡迎您回公司,為了大家健康,請配合測量體溫,并進行手部消毒,再進廠區……”這是位于布吉街道木棉吉盛昌工業區的彩美宣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第一天復工時的場景。
據介紹,為了保證防疫和復工兩不誤,企業管理人員在開工前通過微信群召開了多次會議,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對首批參加復工的員工進行合理安排和登記,先安排三分之一員工回廠,使工作時人員保持足夠的距離和空間,避免人群密集情況。
“由于員工統一居住公司宿舍,基本是一家庭住一間或者是3-4位員工住一間,公司對多人的宿舍進行巧妙安排,先只安排一位來上班,其他人員在老家待命,同時,要求吃飯全部在宿舍解決,避免感染。”據介紹,對于安排首批上班的員工,返深前公司都做了詳細調查,包括14天去向及抵深時間,排除來自疫區或者有過疫區旅行史,確保上班員工健康狀況達百分之百。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組織黨員職工組成了志愿服務隊,24小時輪值,為員工做后勤保障等服務,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李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