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加強集中醫學觀察點醫療廢物監管
醫療廢物專人收運,日產日清
深圳晚報2020年2月17日訊 2月16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集中醫學觀察點醫療廢物收運處置檢查行動。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華管理局執法人員前往龍華區一集中醫學觀察點,檢查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加強醫療廢物處置以及醫療廢水處置監管工作,有序推進各項防控措施。2月1日至2月15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共出動執法人員3152人次,檢查醫院等場所1518家次,發現問題40個,已全部責令整改。
10個督導檢查組每日開展檢查
2月16日上午,在該集中醫學觀察點,幾名工作人員正在酒店大堂進行消殺作業。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酒店產生的醫療廢物用多層垃圾袋進行密封,投到了收集桶中。
經過消毒后,醫療廢物被運往龍崗區紅花嶺環境園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當天,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華管理局執法人員對上述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醫療廢物收運情況、管理規范進行檢查。醫療廢物暫存室門口張貼著醫療廢物分類及處理指引圖。經過消毒清理后,收集桶整齊地擺放在暫存室內。
據執法人員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了10個督導檢查組下沉各區(新區),每日檢查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醫學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情況。
“目前,醫學觀察人員及其接觸人員使用的廢棄口罩、廚余垃圾等生活垃圾均列為醫療廢物。”執法人員介紹,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在加強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醫療廢物監管的同時,還把醫學觀察點產生的生活垃圾納入醫療廢物管理環節,并每天監控醫療廢物產生數量和收運數量。2月1日至15日,龍華區3家集中醫學觀察點產生醫療廢物累計1517.79公斤,均做到“日產日清”。
“一對一”監管機制確保安全處置
醫療廢物的有效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環節和途徑。對于醫療廢物的收運處置,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是如何指引,并加強監管呢?
深圳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深圳生態環境局迅速制定醫療廢物監管工作指引和督導檢查方案,指導各區(新區)管理局執法人員加強醫療廢物監管。各區(新區)管理局迅速響應,把醫療廢物安全處置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監管全覆蓋,不漏一家,不遺一處。
與此同時,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還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深圳市益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安裝了14個高清攝像頭,采用視頻手段監控醫療廢物處置的全過程,確保高感染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隨到隨燒。
針對集中醫學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廢物,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建立了“一對一”監管機制,每日檢查各個點的醫療廢物產生、收運數量,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收運和安全處置。與此同時,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還主動指導集中醫學觀察點和發生疫情小區加強化糞池消毒次數、藥劑配比等,避免二次傳播。此外,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還通過現場檢查、臺賬報送等多種方式強化督促管理,建立“每日一報”工作制度。
醫療廢物監管全覆蓋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14日,全市共產生醫療廢物722.18噸,安全收運722.18噸,做到了“日產日清”和100%安全處置。
“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我們必須做好每一個防控細節,確保醫療廢物‘無遺漏’處置。”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加強溝通協調,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還建立醫療廢物處置交流群,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實施全過程監管,并與衛生健康部門共同指導醫學觀察點妥善收集醫療廢物,確保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收集、暫存環節安全。
接下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將加大對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監管,夯實“一對一”監管人員職責,加密督導檢查頻次,確保發熱門診和醫學觀察點醫療廢物優先收集、優先運輸、優先處置,到廠隨到隨燒,堅決防控二次感染。(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