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比泰的產業鏈終端產品包括AED(除顫儀)、醫療呼吸機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黎陽 通訊員 張莉、徐丙剛)消殺、戴口罩、進廠登記、測體溫……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復雜嚴峻形勢,大鵬新區葵涌街道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為企業提供細致服務,引導企業安全有序復產復工。
在此次疫情防控戰疫中,葵涌街道對轄區中小企業的紓困解憂工作早在年二十八就開始了,據葵涌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建中介紹,葵涌共有各類企業2525家,占新區總比41%,其中工礦企業234家,占新區總比89%。隨著疫情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迅速掌握一手信息是關鍵,葵涌街道當即調整工作模式在前期轄區企業員工摸排階段,劃分為12個工作小組,實行“分片包干”,對轄區企業1600余名湖北籍員工進行了電話追蹤,詳細登記其個人基本情況和是否有相關接觸史,撥打電話近3000通,核對數據超過10萬條。同時,為確保“不漏一人”,將社區網格與工廠宿舍統計雙結合,將企業宿舍納入社區網格進行管理,做到人員應統盡統“一人一檔”,對重點地區人員實施勸返措施,有力確保了轄區疫情“外防輸入、內防擴散”。2月3日,全市對2月9日后復產復工企業實施報備制度后,葵涌街道快速反應、嚴格執行、創新思路,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開展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指導,全力做好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服務。
員工進入企業均需測量體溫
“零見面”申報,率先制作復工微信小程序
2月3日,在全市發布復工復產通知當天,葵涌黨工委立即部署研究,組建由應急、勞動等部門構成的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將轄區各類企業按照工礦商貿、水務工程、建設工程、民宿等不同類型歸口行業管理。重點保障民生企業重大項目,對涉及疫情防控必需、城鄉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的企業予以優先備案,有效監管“三小”場所,制定“‘三小”場所復工復產工作指引”,印發“三小”門店復工告知書,與店主簽訂疫情內部防控工作責任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承諾書,落實店主防疫主體責任。
2月4日,逐一告知轄區全部234家重點工礦企業復工要求和資料清單,2月5日,啟動現場審核,制定《葵涌街道復工復產現場審核人員工作指引》,按照“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設施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4項要求,明確按照上級指導精神,不層層加碼,不增加企業負擔,細化成“3個重點看”、“8項必須落實”等“36個工作要點”,實行疾控、應急、勞動等部門共同審核,審核達不到防控要求的,現場“一對一”指導,確保后續能滿足復工復產防疫條件。為降低感染風險,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副局長陳佳榮作為區直機關黨員突擊隊的一員,借力自身業務優勢,極調動各方資源,針對企業復產復工開發了申報小程序,創新實行“資料審報+現場核查”雙把關,實現“零見面”電子化申報、在線查詢審批結果,極大提高工作效率。至目前,已收到129余家企業報送的復產復工材料,初步審核通過78家,完成現場核查66家,截至目前已陸續通過29家企業復產復工備案登記,通過率達44%,對另外37家防疫措施暫時不到位的企業,葵涌應急辦積極指導企業完善相關措施后第一時間進行復核,保障企業及時復工。
生產線上員工正有條不絮地開展生產工作
分級管理+分類管控,降低企業開工風險
結合轄區實際,葵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應急管理辦主任黃利平提出“分級管理、化整為零、分類管控、壓實班組責任”的“模塊化”管理辦法,為各類企業復工提供了可參考可復制的經驗。其中,所謂“分級管理、化整為零”就是督促企業實行“班組長”負責制,按照員工、班組、生產線、車間、廠區及園區進行分級,制定相應管理辦法,對同一班組、生產線、車間和廠區的人員實現“模塊化”管理。員工不許串崗,非工作需要避免相互接觸;企業對員工、班組進行錯時管理,制定詳細的人員就餐、集中住宿管理辦法,按時記錄員工體溫和身體狀況,避免非工作性的人員聚集。比如將轄區內的大鵬灣油庫工作人員分為碼頭班、作業班、警消班、維修班、質檢辦等,由班長負責班內人員的健康監測和日常管理,每個班又做內部分工,把3-4人分為一組,各組人員按工作時間進行接替輪班,各班之間非工作需要,減少對接環節,避免人員工作性聚集和交叉感染,落實精細化、小微化、模塊化管理模式。
所謂“分類管控”就是對企業的員工進行分類管控,按照春節期間留深人員、離深人員、重點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進行分類管控。對留深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防范措施;對離深人員,特別是前往疫情重點發生地的要規勸暫緩返深,延遲上班時間;對返深人員要密切關注,特別從疫情重點發生地返深的人員要嚴格實行集中或居家隔離,隔離期限未解除不得返回工作崗位。比如轄區企業斯比泰在“分類管控”指導意見下,針對廠內員工做了更加細致的分類,按照仍停留在湖北員工、從湖北返深員工、其他省份返深員工、廣東省內返深員工、留深人員做了五類劃分,針對每一類員工分別制定詳細的工作標準和管理辦法,按照“分級分類”的管控辦法,順利實現復產復工。
此外,葵涌街道應急辦還對企業開工上了“雙保險”,成立三個督導組對轄區一直在產和近期陸續復工的企業開展定期督導,按照前期報備的復工條件進行現場復核,對不符合防疫要求的,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同時加強對企業分級分類管理的指導檢查,確保企業在防疫到位的情況下安全生產。
生產線上員工正有條不絮地開展生產工作
提供“貼心+暖心”服務,贏得企業共同參與防控的真心
在引導企業快速復產復工過程中,葵涌街道通過派人駐廠幫扶,提供“貼心+暖心”服務,贏得企業參與防控的真心2月14日晚,派駐口罩生產企業深圳市騰他抗菌紡織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發現且生產線停下來,經過了解,發現是企業的冷卻塔出現問題,但是企業負責人一時間找不到專業維修人員,葵涌黨工委副書記、應急辦主任黃利平在得知此情況后,趕緊與新區相關部門協調,終于聯系了可以維修冷卻塔的專業人員,趕緊派車將技術人員接回來,當晚生產線立刻恢復了生產。
轄區的奧駿清潔日用品(深圳)有限公司和施爾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生產酒精消毒用品的企業,疫情防控期間需求猛增,安全生產上的隱患也隨之增加。葵涌街道應急辦工作人員天天駐廠,每日報送檢查情況,對發現的隱患問題及時與上級部門進行溝通,為轄區重點疫情防控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在得知轄區有一家原本生產戶外帳篷的企業深圳市山而威戶外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具備醫用隔離服的生產線后,黃利平帶領葵涌應急辦相關同志立即聯系該企業,前往工廠了解情況,與企業一起就轉產工作進行緊急討論,并積極協調市、新區相關部門給企業轉產開通綠色通道。同時,葵涌街道積極指導該企業做好復產復工備案流程,并在第一時間將備案通知送到企業負責人的手中。目前山而威公司的生產線已經投入正常的生產,每天的生產量可達500件,主要供給醫院和防疫一線單位,等到生產技術逐步完善后,還將繼續增加產量,進一步滿足疫情防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