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深圳市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知識、態度和行為,以及市民對于深圳市政府對疫情信息發布的反饋和期望,2月9日至11日,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與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開展了《深圳市民新冠肺炎調查》。此次調查得到深圳市民的積極參與填答和轉發,在三天時間內共回收到8179份有效答卷,其中深圳市常住人口為7371人,男性2442人,女性4929人。結果顯示,深圳市民對新冠肺炎知識了解程度較高,近8成受訪市民對疫情發展持積極態度,超9成受訪市民能做好自我防護,且認為信息公開透明對疫情防控很重要。
深圳市民對新冠肺炎了解程度較高 但仍存在誤區
調查顯示,整體來看,深圳市民對于新冠肺炎知識的了解程度達到了較高水平。對于病原、疾病的典型癥狀、傳染源特征、洗手的有效預防性,以及高危人群特征也均超過了95%。然而對于佩戴口罩的場景及主要傳播方式這兩個問題上仍存在誤區。49%的受訪者認為即使在空曠的戶外環境中獨自散步也需要佩戴口罩。19.27%的受訪者忽略了接觸傳播,認為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只有飛沫傳播。
深圳市民對新冠肺炎關注度高 對疫情發展持積極態度
調查發現,超過8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非常關注此次疫情的最新發展。而這種重視的態度也進一步反映在深圳市民每日瀏覽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時間上,48.57%的受訪者每日花費1-2小時用于關注疫情相關信息,更有33.05%的受訪者每日瀏覽相關信息的時間達到3小時以上。
在促使深圳市民提升疫情關注程度的影響因素當中,社會規范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回歸分析發現,受訪者所感受到的親友對自身關注疫情的期望,以及周圍人群對疫情的重視,能夠共同對其自身的疫情關注程度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R2=.668)。其中,來自親友的期望對受訪者的疫情關注程度影響更大(β=.458,p<.05),周圍人群的影響次之(β=.412,p<.05)。因此,如果親友出現不洗手等行為時,我們不僅要加以勸導,更要以身作則,因為我們每個人的防疫態度與行為均有可能對親友帶來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
近8成深圳市民對疫情持積極態度
從深圳市民對疫情的感知情況來看,79.42%的受訪者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持積極態度。這種樂觀的態度尤其體現在深圳市民對于疾病易感程度和治愈可能的自我評估上。74.9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很小,認為自己感染后能夠被治愈的人群占比更是達到了76.95%。一方面,這反映出深圳市民對于政府和醫院的疫情應對措施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較低的感知易感度卻也暴露出了人們對于感染新冠肺炎可能存在僥幸心理。盡管如此,多數深圳市民還是能夠正確認識此次疫情的嚴重性,認為感染新冠肺炎將會對自身產生嚴重影響的受訪者占比達到了85.66%。
超9成深圳市民能做好自我防護
深圳市民對此次新冠肺炎的高知曉率和積極的應對態度,最終決定了其在防疫行為上的高采納率。本次調查涉及了公眾6類疫情防控行為,包括了解疫情發展、佩戴口罩、減少外出等,防疫行為上的采納人數占比均超過93%。
超9成深圳市民認為信息公開透明對疫情防控很重要
在本次調查中有91.03%的市民認為信息公開透明對疫情防控十分重要。1月30日,深圳市首次公布了新冠肺炎病人曾逗留的小區(場所)名單,對此,87.30%的市民認為十分有必要,另外有82.43%的市民認為官方在不泄露隱私的情況下,非常有必要公布病人信息。調查中有61.59%的受訪者認為當下開展針對市民的心理疏導工作同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就希望官方下一步發布和傳播的信息而言,深圳市民對于深圳疫情動態更新的呼聲最高,其他依次為深圳防疫政策和防疫科普內容。同時對于疫情信息的及時、準確和實用性期望更高。
最后從信息的充足程度來看,69.85%的市民認為目前所發布的疫情相關信息對于自身而言是充足的,但也有30.15%的市民認為當下所傳播的信息仍存在一定的欠缺。或許信息的數量目前已達到相當高度,但人們對于信息的質量、尤其是真實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