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疫情防控正出現可喜勢頭。17日,除湖北外的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79例,是自2月3日來新增病例到達高點以來的首次兩位數報告,也是第14連降。再看深圳,17日僅新增確診1例,當日再有21名確診患者出院,已多日出現出院人數高于新增確診人數的情況。
此外,17日鐘南山院士表示,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預計2月中下旬將達到峰值,但這不一定是拐點,要視返工情況而定。但他同時表示,“我個人預測應該不會再出現高發,各地政府對返工均采取了非常嚴厲的隔離措施?!?/p>
雖說還不能斷言疫情完全受到控制,但上述信息表明,防控態勢正朝著令人期待的方向發展,這也給當下的另一項重要任務發出強烈信號——復工復產該加快步伐了!
此前,為嚴厲阻斷疫情蔓延,全國各地拿出“壯士斷腕”般的勇氣全面停工停產,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都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巨大損失。推進復工復產,既是為打好防疫戰提供強大的物資供應和經濟保障,也是著眼于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考慮。畢竟,疫情終將過去,社會發展終將繼續向前,因為疫情而畏葸不前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因此,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依然是當前重要工作,但推進復工復產也是大事,要始終緊跟防控局勢的變化調整步伐,科學預判、緊抓時機果斷推進,不能再讓經濟發展耽誤更多時間。
自上周起,深圳已經開始有序復工復產。作為管理人口高達2000萬的移民城市,深圳的疫情防控任務很艱巨。但我們不應忘記自己的重要角色與重要任務: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還擔負著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歷史重任。因此,即使是疫情當前,我們也不能停下高質量發展的腳步,要以更高的智慧和水平,統籌解決好當下的兩大重任,以此展現出一個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的應有姿態。
據江蘇省發布的消息,截至2月16日,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29230家,復工面達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位居前列,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量約占全國17%,位居全國第一。
可以想象,在疫情結束之后,被壓制已久的市場需求將會井噴,這些需求將會被那些復工復產更為及時的企業和地區滿足,甚至可能導致產業轉移。因此,誰能更快更有效地組織好復工復產,誰就能獲得先發優勢,化危為機,將地區競爭力提升至新水平。
時不我待,深圳應該在繼續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快復工復產步伐!
本報評論員胡蓉